川美“幸福奔小康”群雕“奔”進國博

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道路”

2021年06月11日07:12  來源:重慶日報網
 

川美“幸福奔小康”大型群雕之“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雕塑。

川美“幸福奔小康”大型群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現場。本組圖片由通訊員楊金良攝/視覺重慶

  6月10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百年巨變——雕塑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展出。其中,由四川美術學院創作的“幸福奔小康”大型群雕,是本次展覽第二單元的主要組成部分。川美師生用7組大型系列主題性雕塑,展現中國人民生活的巨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國內首批反映新時代的大型主題雕塑作品

  “百年巨變——雕塑作品展”於6月10日起正式展出,展廳位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的公共空間——南、北三層平台。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組織了此次重大主題創作展。”在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裡介紹,本次展覽分“苦難歲月”“美好生活”兩個單元,展品包括劉開渠、滑田友、潘鶴等一批老中青雕塑作家創作的《農民父子》《農奴斗爭盼解放》《開荒牛》等近百件經典作品。

  其中,“美好生活”單元的作品反映了新時代人民的幸福生活。川美雕塑系師生以“幸福奔小康”為主題,創作的7組大型系列主題性雕塑放在這個單元,這組作品是國內反映新時代新生活的首批大型主題雕塑。

  “幸福奔小康”由7個分主題構成

  重慶日報記者在國博展覽現場看見,“幸福奔小康”大型群雕由“決戰脫貧攻堅”等7個分主題構成,作品富有生活氣息,全部選用人們生活的場景呈現。

  如“決戰脫貧攻堅”分主題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村民帶著孩子搬家走出懸崖村,以及陝西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村民直播帶貨賣木耳這兩個經典脫貧案例呈現。

  “經濟更加發展”分主題展現了老百姓看房買房、駕駛新能源汽車、外賣小哥線上接單等場景。

  “民主更加健全”展現了基層群眾積極參與民主選舉的場景。抱小孩的中年婦女、打蒲扇的老年人,還有方木桌、茶杯等各種人物形象和小物件被雕刻地惟妙惟肖。

  “科教更加進步”展現了一群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中國航天科技展覽的場景,展現中國在尖端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文化更加繁榮”表達了“全面小康”從物質到精神層面的全面推進。“社會更加和諧”呈現了鄰裡之間過年送餃子的熱鬧場景。

  “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刻畫了人們在新年來臨之際,採購年貨、帶二孩回家、在機場自拍等場景。

  “它們是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故事”

  “作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用日常故事展現了時代的壯美畫卷。”國博展覽現場,一位名叫梁馨月的觀眾告訴記者,她在重慶江北區長大,看到川美這組大型雕塑亮相國博,很震撼很激動,“它們講述的就是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故事,很親切。”

  “‘以人民為中心’是川美秉承的藝術創作傳統。”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川美院長龐茂琨表示,文藝是時代的號角,最能反映時代的新風向。自去年11月開始,川美雕塑系70余名師生,用5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這組作品的創作。他們希望通過這組作品,展現人們美好、幸福的生活。

  “川美是非常有特色的藝術院校,雕塑作品非常有影響力。”徐裡表示,這組大型群雕用最朴實、最接地氣、最有親和力的表達方式,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道路”。(記者 李星婷)

(責編:陳易、張祎)

本網專稿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原創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