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火,可以燎原

——重庆气矿劳模创新工作室纪实

胡虹 刘渝强

2020年06月10日12:52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输入密码,厚重的玻璃门被轻轻推开。

  掩隐在照母山植物园的山脚下,沐浴着初夏的阳光,重庆气矿地质研究所的小院落显得生机勃勃。

  当齐刷刷的灯光一下把小院落右侧的一个房间轰然点亮时,一直沉默寡言的庞宇来眼睛里开始闪耀光芒。

  这是一个让梦想生根,吹响资源勘探集结号,进军神奇地宫的“巨大桥梁”;

  这是一个超越极限,打响挖潜稳产大战役,呵护气井生命的“最强大脑”;

  这是一个敬畏科学,唱响采输工艺主旋律,守望气田脉动的“强大引擎”;

  这是一个矢志不渝,奏响价值管理新乐章,激发创造潜能的“筑梦平台”;

  ……

  这就是重庆气矿劳模创新工作室。

  个头不高、平头圆脸、扔进人海堆就无踪无影的庞宇来领衔着这个闻名遐迩的工作室。这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劳动模范、47岁的重庆气矿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以主任劳模的“头衔”带领着以劳模为主体的48个“小伙伴”组成的重庆气矿创新攻关团队,从2010年开始,成为了这间工作室的主人。

  “全国十佳最美地质队员”、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爽,“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利平……48个“小伙伴”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技术上的带头人。4个省部级劳动模范,5个地市级劳动模范,16个气矿级劳动模范 16人,5个高级工程师,1个高级技师,2个全国技术能手……这样的团队无论放到哪里,都会璀璨着整个天空。

  长剑在手,铸剑为犁。重庆气矿劳模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实施重大攻关项目49项,21项成果获各级奖励,其中2项成果分别获重庆市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和四川省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

  创工作之最,展全员之智,挖技术之潜,显科技之力。重庆气矿劳模工作室从成立之初,就注定开始了不平凡的征程!

  匠心筑梦:寻找老气田“回春”良方

  四川东部,气龙盘旋。川东大气田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重庆气矿为了祖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在这块土地上艰苦创业,孜孜以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天然气勘探开发奇迹。

  石炭系、嘉陵江、飞仙关……6个含气层系被相继发现,相国寺、卧龙河、张家场、大池干、大天池等 49个气田和含气构造被相继探明。呼啸而出的气流涌动交织着、缠绕着、凝结成大气田和自然之间巨大的情结。

  置身在这样的创业时代,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主旨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

  ——有先进人物领衔,由劳模担任工作室负责人;

  ——有固定工作场所,具备创新活动所需的设备设施;

  ——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和规范创新工作;

  ——有创新团队,吸收各级专业技术人才;

  ——有创新成果,定期开展技术攻关、课题研究,每年至少有1项得到上级单位奖励的成果。

  劳模创新工作室一经问世,便让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集结号,并以这样的责任理性向重庆气矿输送和释放这样的创新能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仅有好的器具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就一项工程,必须用心、用力、用技术、用智慧、用精神。作为领衔者,作为工作室的主任劳模,庞宇来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为确保劳模创新工作室有序推进,庞宇来和他的“小伙伴”们制定了严格工作程序。

  ——确立创新课题。根据重庆气矿勘探开发、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管理提升的需求,以解决气矿各项工作的难点和短板为主要目的,每年3月份之前各攻关团队确立劳模工作室的研究课题;

  ——制定创新目标。在明确主攻方向的基础上,确立符合实际的、有利于促进气矿勘探开发、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管理提升的研究目标,使探索和创新工作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

  ——组建攻关团队。成立由劳模为主体、科研骨干、专业能手等组成创新工作室各个项目的攻关人员,形成3-5支精干高效的创新工作小组;

  ——开展攻关活动。各攻关团队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工作方案,沿着既定的创新工作目标,开展坚持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活动,并及时反馈研究活动进程和效果;

  ——提交创新成果。根据科研项目的管理规定和验收程序,接受油气田分公司或重庆气矿明确的权威机构的考核验收和成效评估,形成创新成果,向气矿科学技术委员会或相关职能部门提交;

  ——成果推广运用。通过会议、培训、现场观摹等各种方式,发布、推广创新成果,指导相关单位、人员在实践中运用创新成果,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最大限度提高矿产资源的采收率,是劳模创新工作室面临的永恒课题。天然气不仅是清洁优质能源,而且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为实现资源的科学开发,做到“颗粒归仓”,汇聚“最强大脑”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探索和寻求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力求对资源充分采收技术的形成做出可贵的贡献。

  如何破解影响重庆气矿持续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难题,如何突破极限,超越极限,把“有限”变成“无限”?劳模创新工作室找准突破方向,锁定寻找老气田“回春”的良方。

  劳模创新工作室给自己定下大目标。

  ——实现“3”个突破:突破勘探开发的技术瓶颈,推进增储上产;突破设备防腐的技术瓶颈,确保储运设施完整,突破气矿发展的管理瓶颈,提高质量效益。

  ——创新“8”大技术:形成川东气田“高陡构造圈闭评价与储层精细刻画配套技术”、“礁滩气藏气水识别配套技术”“中深井排水采气配套技术”“井筒和地面集输设施完整性管理配套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气田建设管理配套技术”“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配套技术”“低压深井、水平井钻井完井配套技术”“储气库建设管理配套技术”等8类标志性配套技术。

  ——培养一批骨干: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员工团队,实现气矿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目标已成,排兵布阵。攻坚克难,穷尽心血。针对大目标,重庆气矿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四个骨干攻关团队。

  建立资源勘探攻关团队,提高资源勘探工作的质量和有效率,努力增加气矿天然气三级储量。

  建立采输工艺攻关团队,大力创新管道防腐技术,提升气矿在用管道的完整性。

  建立挖潜稳产攻关团队,积极探索具有川东气田特色的挖潜稳产技术,延长气田气井的生命周期,提高气田气井采收率。

  建立价值管理攻关团队,深入开展企业管理机制、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升气矿软实力。

  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创新梦”的枝叶打开了茂密生长的平台,让劳模精神如大树一般,托举起薪火相传的力量。

(责编:秦洁、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