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生态优先出实招 绿色发展焕新颜

2021年01月20日08:25  来源:重庆日报网
 

涪陵区龙潭镇新乐村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平整初见成效

  近年来,涪陵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对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系统生态修复,加大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和绿色矿山建设,通过一系列的闭矿治山举措,山区绿色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不少群众感叹:“现在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了,发展却一点没落下。”

  修复矿山伤疤

  山更绿水更清

  涪陵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区位敏感,保护好长江生态,既是涪陵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重任,也是推动自身绿色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矿山破坏周边生态环境问题,涪陵区坚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一方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国土空间和用途管控;另一方面,加强对非煤矿山的有序退出,投入资金2.9亿元,关闭了生态敏感区18家非煤矿山。

  在全市率先开展剩余砂石处置的探索,建立工程建设开挖剩余砂石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作机制,多部门联合制发了专项工作方案,充分依托国有企业开展剩余砂石处置,成功处置剩余砂石2宗,收益约1.5亿元,杜绝了工程建设违法开采和私自销售砂石资源的乱象。

  同时,对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系统生态修复,科学编制“一矿一策”,在全国率先落实了矿山“代为修复制”,在矿山企业拒不履行或因故无法履行修复义务的情况下,当地政府代义务人实施生态修复,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由义务人承担,从根源上破解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执行难问题。

  近两年来,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的支持指导下,市区统筹生态修复资金2.32亿元,共完成392.2公顷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占全市修复总量的17.71%,修复(治理)面积居全市第一,不少昔日的矿山伤疤摇身一变,成为一道独特的绿色风景线。

  在中化涪陵化工公司南岸浦厂区的后山,曾经有一个已经堆砌成小山头、总体量达1800万立方米的磷石膏工业废渣堆积库,由于距长江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成为一个影响长江生态环境的环境安全隐患。

  为了治理好这个磷石膏库,2019年,中化涪陵化工公司南岸浦厂区全面停产之后,累计投入1.55亿元,对这个露天磷石膏库进行系统生态修复,共完成磷石膏库780亩的覆膜、覆土、复绿和排洪疏水系统等工程。

  沿着梯道走上这座磷石膏库,看到整个磷石膏库的顶部是一片数百亩大小的平整地块,上面栽种了青草,放眼望去,就是一片大草坪。目前,该区域已被纳入片区城市设计进行整体规划,拟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城市生态休闲公园和生态环境教育实习基地,使其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建智能化绿色矿山

  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涪陵是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承担支撑“一区”、辐射带动“两群”的重要作用,发展任务繁重。作为城市建设等的基础支撑,符合规划的大型矿山如何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子,成为考验涪陵执政者的一道必试题。

  从2018年起,涪陵区认真贯彻实施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制定了《重庆市涪陵区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绿色矿山建设领导小组,构建起绿色矿山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

  位于涪陵区百胜镇百兴村的大业科技集团所属张家湾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从厂区门口进入,栽满花草的精致花园一直延伸到碎石车间,入眼所及,完全没有过往“烟尘漫天”的旧有矿山印象。

  “我们以绿色生态智慧为目标,投资12亿元建设了这个智能化绿色矿山。”大业科技砂石事业部总经理程军辉介绍,硬化了矿区主干道,加上矿区、工业广场道路增设的自动喷淋设施,洒水车的24小时不间断道路冲洗等措施,有效控制矿区扬尘扩散。碎石车间则是完全的封闭式厂房,建设有收尘系统、喷淋系统、污水循环管网等设施,基本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粉尘、噪音的检测达标。

  “在很容易产生烟尘的钻孔作业方面,我们也是投入巨资,引入了湿式钻孔作业,通过专门的喷洒装置,保证烟尘不外扬;爆破环节,则采用新型的数码雷管,逐孔延时爆破,避免了过去集中爆破产生的大量烟尘和噪音震动。”程军辉说。

  据统计,近两年来,涪陵区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完成了14家大中型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共建设矿区工业广场10万余平方米、硬化矿区道路1万余米、栽植树木8.1万余株、密闭车间15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4.3万余平方米、复垦复绿8万余平方米,圆满完成了市里交予的绿色矿山建设任务。

  土地连片整治

  “巴掌田”变宜耕地

  涪陵地形地貌以山区丘陵为主,乡村成片、连片土地少,成为制约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快丘陵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涪陵区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整治,对山区零星、分散土地进行大规模整治,完善路、沟、池、凼等基础设施,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使“巴掌田”变宜耕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涪陵是世界闻名的“榨菜之乡”。涪陵区江北街道李寺村,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虽是冬日时节,但成片的田地里仍然满是绿色,榨菜原料青菜头长势良好,用不了多久就要批量上市了。

  “今年,我的收入肯定要翻番。”李寺村3社的卢嘉庆种植青菜头多年,今年收入能有如此大幅度的提升,他说这都是土地整治的功劳。

  “江北街道是青菜头种植的优势区域,我们想通过土地整治,进一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带动更多农户增收。”涪陵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李寺村的土地整治项目于2018年11月正式启动,2019年6月竣工验收,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整治土地537公顷。通过整治,原本零星分散的“巴掌田”变为了大块的宜耕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田块变大了,方便了机械化生产,我就专门买来了拖拉机,耕作效率是大幅提高。今年我将青菜头的种植面积扩大到60余亩,预计可收入30万元,收入自然增加了。”卢嘉庆说,以前他种有30多亩,一到砍收青菜头时就忙得不可开交,有时还找不到工人搬运。现在,通过土地整治,三轮车能直接开到田边地头,方便了运输。李寺村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后,像卢嘉庆这样的种植60亩至120亩左右的大户就有5户。

  实际上,随着涪陵大规模土地综合整治的持续深入推进,这样的场景是越来越普遍。大顺乡大田村等3个村正在实施总投资5063万元、面积达404.13公顷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项目,将显著改善当地农村三生空间,推动“稻田+、旅游+、生态+”发展,助力大顺乡村振兴。

  “十三五”时期,涪陵区共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4个,投入资金5.4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6.3万亩,新增耕地2.71万亩,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土地整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涪陵区“十三五”时期土地综合整治所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希望继续做好“土地整治+”文章,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不得半点松懈。“十四五”时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涪陵区将深入践行“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好用活“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继续谱写区域绿色发展新篇章。

  刘玉珮 朱建川 图片由涪陵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

(责编:陈易、张祎)

本网专稿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原创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头图推荐

  • 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 9支车队角逐“最强车脑” 5支车队虚拟世界“过招”9支车队角逐“最强车脑” 5支车...
  • “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 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两成 产能翻一番重庆奥的斯的“智博效应” 工人减...
  • 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喜智慧社区 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与惊...

图片新闻

  •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重庆黔江:“挂壁...
  • 先睹为快 智博会上有这些“黑科技”先睹为快 智博会...
  • 重庆力争年内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万辆以上重庆力争年内推广...
  • 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倡导文明驾驶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 铜梁:莲藕产业连成线 乡村富起“一大片”铜梁:莲藕产业连...
  • 刘寒同:17年坚守渔政执法岗 守好母亲河刘寒同:17年坚...
  • 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万开云同城化发展...
  • 唐贞观时期垫江县令王才墓志铭被发现唐贞观时期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