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3月7日电 春到巫山,一江碧水,漫山遍野,李花竞相绽放,好似堆满“积雪”。3月5日,“中国李乡·三峡花海”第三届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在巫山县曲尺乡隆重开幕。
巫山县曲尺乡李花绽放。许美延摄
开立体观花新格局 1.8万拍卖李树采摘权
相比以往,本次李花节为游客准备了更加丰富的赏花体验。
“今年开通县城至曲尺柑园的直升机航线,游客既可从县城乘坐直升机游览巫峡、观赏花海,也可选择在曲尺柑园乘坐直升机鸟瞰花海。”巫山副县长黄勇介绍。
李花的花期较短,通常来说只有一个星期左右。由于巫山地形坡度较大,李花会从低海拔从高海拔地区依次绽放,花期可以从一周延长到一个月。“近年来,曲尺的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升级,游客来了不但可以看好,还可以吃好、住好。”黄勇说。
同时,巫山县围绕赏花踏春开展多项互动体验活动。在曲尺乡、大溪乡、巫峡镇等李花观赏的乡镇设置李花市集,集中售卖巫山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农副特产、特色小吃等,为游客提供美食餐饮服务和一站式购物体验。
据了解,脆李在巫山的种植历史悠久,在现有李树中不乏百年老树,其中最长的近300年。
活动现场,巫山县邀请脆李经销商对百年李树2021年的采摘权进行竞拍,其中一棵李树的采摘权以1.8万元的价格售出。同时,还邀请游客认购果树。
巫山县曲尺乡李花绽放。许美延摄
三峡李院开门迎客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面朝壮阔的山河与云雨,近处是大片李花园。当日,位于曲尺乡权发村樵滩坪脆李园的三峡李院正式开门迎客。
该院以“中华名果”巫山脆李为主题,以长江峡关、山地、李园为背景,借助曲尺乡传统民居特色,传统夯土院落等,最大限度保留和保护原有院落、建筑、夯土墙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建筑。结合当地的古村特色、橘李品牌,打造4座院落18间高端精品民宿。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峡李院是巫山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巫山县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及成都乡游天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巫山县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打造的示范项目。
“项目建成后,还将引导周边农户发展衍生的体验项目,例如打造豆腐坊、脆李作坊等体验式产品,把第一产业变为第二产业,进一步增加周边农户的收入。”该相关负责人说。
传统院落与现代设计结合的三峡李院。许美延摄
扩大脆李产业链条 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
近年来,巫山县围绕 “一棵树、一树花”,在做大做强“中华名果”巫山脆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让老百姓走上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致富道路。
据了解,目前巫山全县脆李种植面积达30万亩,覆盖全线22个乡镇、220个村,惠及农民5万户、15万余人,带动1万余户贫困户增收,3.43万人脱贫致富。
巫山副县长黄勇介绍,曲尺乡是一个移民乡镇,从前这里的村民主要依靠玉米、土豆等传统种植业。“为了让村民 ‘搬得出 稳得住’,我们逐步探索依靠经济作物发展产业的模式。”十多年前,巫山逐步探索种植纽荷尔脐橙、脆李等经济作物发展产业的模式。目前,曲尺脆李的种植面积达5万亩,2020年,曲尺乡老百姓人均收入可达1.7万元一年。
黄勇透露,接下来巫山将在30万亩脆李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与第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例如研发脆李果酒、脆李酵素、脆李月饼,甚至研发脆李面膜等,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让老百姓都吃上农旅融合的生态饭。(刘政宁、许美延)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