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楊斌:

打造聯通“兩江四岸”的人行通道

2020年01月13日08:30  來源:重慶日報
 

  主城“兩江四岸”是集中彰顯重慶“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獨特魅力的窗口,如何打造好“兩江四岸”,無疑是大家關心的話題。作為市人大代表、重慶市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的楊斌,對此一直關注。

  “打造‘兩江四岸’是一個非常宏大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應當循序漸進。”1月11日,楊斌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去年自己曾參加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對“兩江四岸”進行了深入調研。在調研中他發現,由於前期的過度開發,現在“兩江四岸”許多資源都已被樓盤等佔用,因此現在的規劃,應當立足當前,不能太過於理想化,“不可能想拆就拆,想搬遷就搬遷。”

  “上海有一處濱江步道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楊斌說,上海黃浦江有一處濱江步道,因為一個廠區佔地緣故導致前后無法貫通,當地通過搭建鋼結構橋的方式,繞過廠區將前后聯通起來,這就是因地制宜的一種體現。

  來重慶的外地游客越來越多,如何方便游客出行?對此,楊斌也在思考。他發現,游客們對江北嘴、大劇院和南濱路等景點都很有興趣,但由於重慶兩江割裂的地形,讓游客難以快速到達其他景點。

  “能不能修建一個聯通江北嘴、朝天門、南濱路的地下人行通道呢?”千厮門大橋、東水門大橋和渝中連接隧道的相繼貫通,給楊斌帶來了靈感。

  此次市人代會,他就帶來了一個與此相關的建議。這個建議並非異想天開,據其測算,如果從地底修建人行過江隧道,通過電梯與地面聯通,再通過軌道形式的穿梭巴士或其它便捷交通工具運輸,就可以使游客快速往返於“兩江四岸”。

  “我初步估計,修建這樣一個地下人行通道,其成本隻有修建車行通道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而且能夠保証安全。”楊斌說,這個通道可以為旅客們快速往返於“兩江四岸”各個景點提供便利,也能夠有效緩解朝天門、洪崖洞一線的游客壓力。 本報記者 周鬆

(責編:陳易、張祎)

頭圖推薦

  • 鄉村展新顏 美麗又宜居鄉村展新顏 美麗又宜居
  • 重慶首座加氫站投用重慶首座加氫站投用
  • 創業擔保貸款“貸”來企業“新活血”創業擔保貸款“貸”來企業“新活血...
  • 地鐵站 美如畫地鐵站 美如畫
  • 萬州搭建“數據魔方”萬州搭建“數據魔方”
  • 重慶首次為中小河流洪水編號重慶首次為中小河流洪水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