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恆忠委員: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民企帶來更多機遇

2020年01月14日10:26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重慶市政協委員崔恆忠。王子豪 攝

  人民網重慶1月14日電(胡虹、黃軍) 今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激發民營經濟活力。而過去一年,民營經濟對重慶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了55%左右,撐起“半壁江山”。民營企業如何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中,民營企業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龍湖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崔恆忠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民企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成渝地區經濟圈建設,抓好主營業務,發掘新的消費增長點。

  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民企帶來更多機遇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2019年的成績令人振奮,但是也要看到裡面提到的問題。”崔恆忠說,比如傳統消費進入瓶頸期、新興消費增長尚弱,城市功能還不夠完善,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等。崔恆忠說,這是我們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民營企業也有信心。

  對於營商環境,崔恆忠感受頗深,重慶近年來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去年11月25日至27日,由財政部、世界銀行舉辦的對標世界銀行評估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經驗推廣會在重慶舉行,這個會為加快國內相關城市對標國際先進經驗優化營商環境搭建了交流平台,也為重慶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寶貴經驗。

  在崔恆忠看來,重慶還應該在制度創新、服務意識提升等方面向世界先進城市學習。

  “新年伊始,中央給重慶送來了新年‘大禮包’。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努力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這給我們民營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機會。”崔恆忠說。

  崔恆忠表示,現在重慶在大力推動高新區和科學城的建設,成渝兩地可以圍繞此展開合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其實就是要把這兩個城市融合了,從多個維度來實現兩地經濟增長。”

  而龍湖正在建設的位於沙坪壩的龍湖光年TOD,就位於連接成都和重慶的高鐵線上,“我們希望把它運營好,能夠借此拉動成渝城市群之間的消費,也是為雙城經濟圈的發展做貢獻。”崔恆忠說。

  對於龍湖來講,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就是堅定按照自身的戰略走下去,做好住宅開發、商業運營、長租公寓、智慧服務四大主航道業務。為了響應國家加快發展住房租賃交易平台,增加新建租賃住房供應的號召,重慶市積極推動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龍湖將長租公寓確定為主航道業務已有兩年多的時間,在渝中、渝北等區都有布局,為重慶市人才引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讓城市交通樞紐成為新的城市要素聚集地

  2019年12月13日,重慶市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千方百計挖掘消費需求潛力,加快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圍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慶要實施國際消費集聚區建設等十大工程,提檔改造中央商務區。民營企業將如何在推動發揮消費基礎作用的前提下,發掘新的消費增長點?

  崔恆忠說,這對於商圈建設來說,是很好的機會。重慶對消費升級、體驗經濟、夜經濟都非常重視。如何進行消費升級?崔恆忠認為,應該在供給側做提檔升級,“去年我帶著團隊去新加坡和泰國學習,在消費體驗這一塊,我們做的的確還不夠,在購物的環境、體驗、商品等方面還有很多可以提升。”

  崔恆忠認為,消費的新增長點還會得益於與交通、與商圈的銜接。比如龍湖光年項目就是一種以“大樞紐、大商圈、大天街”三位一體超級TOD模式。東京的六本木、韓國的D-cube city、新加坡的市民中心等,都是TOD成功實施的典范。在這些地方,交通節點為區域輸入大量人流,“人流”在此變為“人留”,帶來財富流、信息流的匯聚。而人流具備消費力,能促進各類城市業態繁榮,城市交通樞紐則成為新的城市要素聚集地,人氣與商機會自然而然地在公共交通樞紐聚集衍生。

  不斷創新扶貧模式對貧困殘疾人家庭精准幫扶

  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已進入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龍湖也一直踐行社會公益事業。截至目前,龍湖慈善公益事業投入已累計接近9億元人民幣。

  崔恆忠介紹,在脫貧攻堅方面,龍湖已連續九年開展“龍湖年貨·溫暖萬家”公益活動,累計投入金額超過3000萬元。在這九年中,龍湖不斷創新扶貧模式,從最初的單純為孤寡老人送去慰問金、年貨,到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計劃,再到農村貧困殘疾人種養殖業創業扶持、農村扶貧小額保險試點等。“龍湖年貨”的溫暖度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已經從一個單純的企業慈善活動,逐漸成長為一個社會公益品牌。

  此外,龍湖還長期將幫扶對象聚焦在貧困殘疾人群體。九年來,在幫助殘疾人解決資金、物資和技術問題的同時,龍湖還多渠道幫助農村殘疾人進行農產品銷售,通過愛心特賣、移動網絡商城、業主節等活動,大力推動“公益果實”和市場的銜接,建立了“授人予漁”的產業扶貧的良性循環。2019年5月,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授予龍湖“全國助殘先進集體稱號”,“我想這是對我們精准扶貧工作的肯定。”崔恆忠表示。

(責編:秦潔、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