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年貨之王圖鑒”示意圖(局部)。阿裡巴巴圖
近日,一份“全國年貨之王圖鑒”在網上熱傳,這份由天貓邀請全國各省區市超過1000萬買家食客評選的圖鑒中,火鍋底料成為重慶的年貨之王。
重慶火鍋底料有多火?數據顯示,天貓多家店鋪月銷火鍋底料上10萬件,特別是最近臨近春節前,每天有超過10000件火鍋底料被海外買家買走,火鍋香味飄向全球。
在傳統的線下火鍋門店競爭持續白熱化的當下,互聯網經濟正推動著一家家火鍋店鋪拓展線上市場,讓火鍋生意越做越大,傳統產業迎來全新生機。
120元運費買重慶火鍋底料 買家說:值!
據天貓數據顯示,在眾多火鍋底料的買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海外的訂單,當中又以留學生居多。花120元的郵費買一包正宗的重慶火鍋底料,對他們來說也很值。
“今年除夕,我們不能回家,那就在國外的家裡來頓火鍋吧。”來自重慶沙坪壩區的留學生小春,在英國伯明翰大學讀研究生,臨近中國春節,她又從國內買了火鍋底料,轉運到英國。
對於她來說,這幾袋火鍋底料可有些“奢侈”,它們需要跨越大洲,才能走進小春的胃。
先在網上下單火鍋底料,寄到轉運公司倉庫,分拆重新包裝后,再郵寄到英國,總共大約需要1周左右才能送達。“不僅路程曲折,運費還特別貴。”小春說,轉運公司從國內寄到英國按斤收費,首重1斤120元,也就是說買一包重慶火鍋底料,運費要花120元。
因為續重有優惠,所以小春每次都一次性買5、6包火鍋底料。“算下來,一包火鍋底料運費大約在50元左右,但是非常想念家鄉的口味,所以還是要買!”
距離家鄉一萬多公裡的重慶女孩王薇,在美國密歇根大學上學,她每年也會多次購買火鍋底料。“我一般買我喜歡的牌子,空運太貴就發海運,一袋運費40元左右吧,還能接受,就是要等半個多月。”王薇說。
火鍋為何能成為年貨之王?
在這份“全國年貨之王圖鑒”中,北京是稻香村,陝西是富平柿餅,河北是板栗,甘肅是三泡台,四川是川味臘肉香腸,海南是芒果,雲南是米線。
火鍋底料為何能成為代表重慶的年貨之王?
重慶市火鍋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火鍋在重慶市是僅次於小吃快餐的全市第二大餐飲品類,有近3萬家火鍋店,數量佔全市餐飲門店總數的16.5%。
這些火鍋店中,又以麻辣火鍋為主,店鋪數量佔比高達83.2%,即全市約有25000余家麻辣火鍋店。另外,串串香的門店數量超過3000家,各式新派火鍋、魚頭火鍋和湯鍋的門店數量也佔一定比例。
在第十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上,4天時間吸引71家火鍋企業參與,現場擺出火鍋宴1003桌,累計接待用餐市民和游客51.3萬人次,消耗各類食材125.4噸,實現銷售額4578.6萬元。
數據顯示,重慶火鍋店主要集中在主城區,有13215家火鍋店面。其中,內環以內區域火鍋店密度最大,高達21.7家/平方公裡,相當於每200米就有一家火鍋店。
“夏天要吃火鍋,冬天更要吃火鍋”“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兩頓”……這是許多熱愛火鍋“好吃狗”的“格言”。
相關數據顯示,最愛買重慶火鍋底料第一名為江蘇省,其次為廣東省,第三名為浙江省。這當中,既有對網紅城市的好奇與喜愛的游客,也有不少在外務工的重慶人。“春節即便不回家,但能吃一頓重慶火鍋,年味也濃了。”有買家這樣評價道。
有趣的是,火鍋器具和重慶火鍋底料,也成為海外華人心儀的年貨。據天貓數據,臨近春節前,每天有1000件火鍋器具、10000件火鍋底料被海外買家買走。其中,加拿大華人、華僑購買佔比超過50%。
火鍋,溫暖了“中國胃”。
不少店鋪每個月可以拿下10萬筆以上的火鍋底料訂單。阿裡巴巴圖
互聯網加速火鍋產業革新 擴大市場空間需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冬日,在重慶沙坪壩三峽廣場的一家火鍋店裡,熱騰騰的麻辣香氣,驅散了冬日的嚴寒。這家店鋪,看起來和諸多重慶火鍋店沒有太大區別。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店鋪連續十二個月蟬聯天貓火鍋底料銷售冠軍。
店鋪主人劉福望從渝北區木耳鎮的一家小廠開始,幾十年專注火鍋底料加工。劉福望的兒子劉剛從英國學成歸來后,帶著全新的經營理念,順利接班,並提出要做“互聯網+”。
2013年,劉剛在淘寶開店,銷售火鍋底料。那段時間,他又當美工、又是攝像,還兼客服。“白天在廠裡專注線下生產,晚上對著電腦研究淘寶。”劉剛說。
大數據的應用,讓賣家能夠准確找到買家的痛點和需求。這也幫助劉剛的事業迎來爆發期。
最初劉剛家的火鍋底料口味偏麻、偏辣,更適合四川和重慶人吃。但天貓用大數據告訴他們,沿海一帶的年輕人也特別愛吃火鍋。於是,劉剛和團隊用紅糖和醪糟增加火鍋底料回甜味,將口味改為鮮香為主,迅速“俘獲”江蘇、廣東等地消費者。
不僅僅是劉剛的店鋪,月銷量上萬、上十萬的眾多火鍋網店,賣的都是重慶火鍋底料。德庄、橋頭、渝宗等本地知名火鍋企業,都通過天貓,把火鍋底料賣到了全國甚至是海外。
重慶火鍋節現場,數十位市民圍坐一圈品嘗德庄大鍋(資料圖)。鄒樂攝
早在 10年前,德庄就已經在網上銷售火鍋底料和相關產品。到現在,共有5大種類的200多個單品在電商平台銷售。這其中,賣得最好的就是火鍋底料。重慶德庄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邱爽透露,德庄火鍋底料有不同規格、不同味道的30余個單品,一年在網上可以賣出700萬件左右,並且每年都保持5%-35%不等的增長。
作為重慶的老牌火鍋企業,邱爽坦言,德庄對自己的電商板塊產業發展有非常明晰的規劃和目標:電商一定是接下來5-8年的一個發展趨勢,能夠彌補線下渠道所不能達到的“毛細血管”,德庄對電商事業的投入也逐年在遞增。目前,通過線上和線下兩個渠道,德庄的火鍋底料已經賣到11個國家和地區。
可以說,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讓地域產品包括美食打破了地理的限制,找到了銷售新版圖,各地產業經濟因此展現出新的活力。重慶的麻辣美食同樣如此,在電商加持下,正在快速地滲透到大江南北。
一鍋“九宮格”,燙出麻辣鮮香。鄒樂攝
這份“全國年貨之王圖鑒”也得到了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教授的關注。他在談到這個現象時表示,互聯網電商平台可以為傳統產業提供新的銷售渠道和銷售方式,以此節約交易成本,拓展范圍經濟邊界。傳統產業搭上互聯網,可以賣得更“遠”,消費者可買得更便宜,對於擴大市場空間具有積極意義。
但他也指出,互聯網經濟競爭激烈,要讓其保持持續健康的增長,建議未來仍需要從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在質量保証上下功夫,建立互聯網模式下的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二是在品牌上下功夫,做好互聯網上的網絡品牌塑造和營銷﹔三是在特色上下功夫,將更多具有區域特色的產品“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