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告訴你今年政協提案關注啥
大會期間共收到委員提案1475件
1月14日,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閉幕。重慶日報記者從大會提案組獲悉,本次會議共收到大會提案1475件。
其中,經濟科技類396件、城建城管類459件、教文衛體類373件、社會法制類247件。
記者梳理提案目錄關鍵詞發現,委員提案緊扣當前中共重慶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高度關注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八項行動計劃”、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等重大問題,同時聚焦當下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區兩群、智慧農業、重慶科學城、5G建設、兩江四岸、心理健康、消防安全、信息安全等成為了提案的熱詞新詞。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是重慶的重大戰略機遇,更是重大責任和重要使命。雙城經濟圈成為提案熱詞,共有15條提案直接建言,從加快編制發展規劃、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協同推進產業發展等角度提出建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委員們的提案關於脫貧攻堅的有8條、關於鄉村振興的有12條,提出完善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推進深度貧困鄉鎮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等建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依然是委員們關注的重點。與往年不同,今年經濟方面的提案更加關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高標准建設重慶科學城、完善環大學創新生態圈、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5G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產業發展、加快區塊鏈產業發展、提前布局工業軟件產業發展、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支持智谷發展、創建中國信息安全谷、建設產業互聯網、打造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等建議。其中,提案中涉及5G的有9條、圍繞科學城建設的有5條。
提案聚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有27條,提出按照世界銀行評估指標體系,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化國企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暢通民營企業職稱申報評定渠道,破解小微企業環保困局、加強新經濟體檔案管理、落實新業態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政策等建議。
關於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方面的提案有12條,提案建議包括提升渝滇緬—印度洋物流通道戰略定位、優化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加快港口提檔升級、推動綜合保稅區協同發展、打造國際物流分撥中心,促進渝台城市交流融合發展,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等。
委員們高度關注民生,涉及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市政建設等方面提案比重進一步提高。教育依然是委員提案關注的焦點,相關提案有51條,提出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重視中小學科技教育、推進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服務產業發展能力、促進校外培訓機構健康發展、加強特殊教育發展等建議。青少年心理健康也引發委員關注,有10條提案對此提出建議。
提案中關於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明顯增多,有7條,提出加快“三社聯動”建設、完善村民議事協商形式、健全基層社會矛盾化解機制、加強大數據下個人隱私安全管理、推進學生廣泛參與志願活動等建議。
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方面,提案提出推進“山水林田湖草”自然本底梳理和保護利用、緩解國土空間生態保護紅線與實際重點項目用地矛盾、建立區域生態平衡補助機制、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沿江岸線生態保護修復、三峽庫區天然林保護,高標准規劃建設廣陽島、推動主城江心綠島保護開發、升級山城步道、打造一流生態濱水空間等建議。其中兩江四岸是委員關注重點,有11條提案對兩江四岸沿江護岸擋牆邊坡綠化、燈飾工程、濱江旅游帶的打造等提出建議。(記者 戴娟 實習生 徐聞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