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加油干 中益一年看巨變

2020年04月15日08:49  來源:重慶日報網
 

4月14日,中益鄉華溪村偏岩壩,一派生機盎然。 通訊員 馬培軍 攝

  

中益鄉坪壩村向家壩,一間間民居小樓修葺一新,展現出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本版圖片由記者巨建兵、萬難、龍帆,通訊員譚華祥攝)

  

譚登周 華溪村村民。這一年,硬是變化大喲!我現在身體好些了,就要盡力多創收。黨的政策好,自己更要努力才對

  

馬培清 華溪村老黨員。政策硬是好!沒想到我這晚年的日子,過得比蜜還甜哦,我要爭取活到100歲

  

陳朋 華溪村村民。村裡發展黃精產業,通過土地入股分紅等方式掙錢脫了貧,去年10月成為預備黨員

  

唐大鵬 中益鄉小學教師。學校更漂亮了,設施越來越先進,我希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蔣鳳 中益鄉衛生院院長。中益鄉衛生院要搬新家了,增加了硬件設備、遠程診療,讓老百姓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能報銷

  

譚雪峰 中益鄉黨委書記。這一年,變化最大的就是鄉親們精神狀態大變樣,大家都鉚足干勁,向著脫貧致富目標努力拼搏

  太陽出來啰喂,喜洋洋啰,啷啰……

  山城四月,萬物復蘇,記者來到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走在鄉間平整的路上,土家族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的旋律不時在耳邊飄蕩,一幅“總書記來到咱家鄉,我更要努力奔小康”的標語分外醒目,一棟棟吊腳樓掩映在桃紅梨白中,蜜蜂飛舞、草木蔥蘢,一派生機勃勃。

  一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重慶考察,前往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深入鄉村小學、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實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總書記飽含深情地說,脫貧攻堅是我心裡最牽挂的一件大事。這次我專程來看望鄉親們,就是想實地了解“兩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還有哪些問題。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沿著總書記走過的足跡,記者一路回訪,深切感受到一年來山村發生的巨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激勵著鄉親們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感恩奮進、頑強作戰,以“敢吃黃連苦,不怕辣椒辣,換來蜂蜜甜”的精神,奮力向前奔跑。

  中益鄉小學

  學生住進新宿舍,有了“共享課堂”

  中益鄉小學是總書記去年到重慶考察調研的第一站。

  受疫情影響,學校還沒開學。幾個住在附近的孩子,正在操場上追逐。陽光洒在紅綠相間的塑膠跑道上,校園裡回蕩著孩子們的笑聲。

  “去年總書記來學校時,這個操場還是水泥地,去年底已經鋪上塑膠道了。這一年學校變化太大了。”中益鄉小學黨支部書記譚順祥回憶起總書記來到校園,同師生親切交談,了解義務教育情況時的情景,仍很激動,“當時總書記指出,‘兩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義務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証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操場右側的食堂已擴建成兩層小樓。去年總書記走進師生食堂,仔細察看餐廳、廚房,了解貧困學生餐費補貼和食品安全衛生情況。囑咐學校和老師既要當好老師,又要當好臨時家長,把學生教好、管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確保學生在學校學、住、吃都安全,讓家長們放心。那時,食堂還是平房,學生進餐必須分兩輪,現在已能全部同時就餐。

  一樓張貼著營養午餐食譜,每頓都是標准的四菜一湯,每天不重樣,每樣菜品都注明了各種食材的分量。每個學生每學期有400元的午餐補貼,學校根據營養專家推薦的菜譜,讓孩子們吃飽、吃好。

  “莫小看這個食譜,可有不少講究呢。”說起這個曾受到總書記肯定的“四菜一湯”,譚順祥頗為自豪——去年6月,中益鄉小學受邀赴釣魚台國賓館就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作了經驗交流,學校也學到不少“真經”。

  正在為老師准備午餐的炊事員陳益淑說:“我們把花豆腐等石柱本地特色菜加入了菜譜,讓學生吃得更有滋味。”

  該小學現有教師28人,在校學生147人,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貧困學生資助覆蓋率100%。

  操場左側是去年8月中旬完工的學生宿舍,4層樓、20間寢室,能容納160名孩子住讀,每間寢室都有獨立的衛生間和淋浴設施,宿舍裡的被褥、漱口杯、拖鞋等日常用品都由學校統一發放。校長劉斌說,去年總書記來視察時,宿舍樓還沒完工,住得遠的孩子上學要走一個多小時山路,現在,完全能滿足學生住讀需求了。

  馬影翠、劉代洋、唐大鵬幾名老師正在綜合樓裡交流上網課的經驗,回憶起總書記希望老師們扎根山區,獻身鄉村教育事業,為群眾脫貧貢獻一份力量的情景,他們仍興奮不已。聽說馬影翠師范畢業,主動回到母校中益鄉小學當老師,總書記很高興。“作為鄉村教師,我將扎根在這裡,為家鄉培養更多優秀人才。”馬影翠說。

  “學校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們上課都格外積極,老師們也越來越有奔頭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去年我帶著孩子們去重慶參加了夏令營,還到了北京,讓孩子們開了眼界。”現在,馬影翠正忙著編排反映脫貧攻堅主題的擺手舞《日子越過越精彩》,開學就要教給孩子們,“真希望有機會能再給總書記表演我們的擺手舞。”

  劉斌介紹:“現在教室都裝了高清攝像頭、屏幕,建起‘共享課堂’,中益鄉小學與渝中區人和街小學建立協作關系,能夠共享高水平教學。最近為方便上網課,學校還專門給家庭貧困的孩子贈送了智能手機。”

  總書記去年來學校時,曾經仔細詢問支教的劉代洋老師,支教多長時間了?現在工資水平和縣城或者其他地方比怎麼樣?多長時間能回一次家?總書記的關心一直激勵著劉代洋等幾位支教老師積極投入教學工作。去年,支教老師周勤紅的到來讓這個山區小學第一次有了專職英語老師。美術老師張紅軍來支教有一學期了,他的學生創作的美術作品在全市比賽上都獲了獎,他打算在這裡再延長一年支教時間,“山裡的孩子很聰明,很有藝術細胞。”

  “我最近拍了幾張學校的照片,發了個朋友圈,好幾個同行留言,願意來這裡支教。”劉代洋老師掏出手機給記者看,語氣很自豪,“這一年來支教的老師就有5個,我說你們要來,怕是要等明年了。哈哈。”

  閑不住的譚登周

  我家脫貧了

  記者來到華溪村,沿著山路走到半山坡上的譚登周家時,他正忙著招呼幾個工人給走廊裝護欄。

  去年總書記來看望老譚時,沿著那條蜿蜒的石板路拾級而上,老譚和老伴就站在台階的盡頭,迎接總書記。

  “這一年,硬是變化大喲!我最想對總書記說,沒有辜負您的期望,我家脫貧了!”老譚說。

  譚家曾在2016年脫貧,2018年,譚登周摔傷,喪失勞動力,老伴焦光潤又患有風濕、哮喘等慢性病,這個家庭因病返貧。

  “總書記一來就拉著我們的手,和我們聊天,像老熟人一樣隨和得很,挨到挨到看,看我們鋪蓋厚不厚實,看糧倉裡有好多糧食,連泡菜壇子、冰箱、煮飯的鍋都仔細看了的。”回憶起一年前,老譚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

  總書記坐在堂屋,同譚登周、焦光潤一筆一筆細算收入賬和醫療賬,了解“兩不愁三保障”落實情況。“低保補助有多少?”“土地流轉一年收入多少?”“醫藥費花了多少?報銷了多少?”“子女一年給的贍養費有多少?”總書記問得十分仔細。

  老譚一筆一筆匯報,“去年土地流轉入股分紅2476元、股金分紅960元。另外享受了森林直補1945元、種糧直補1082元。我們一家每月能領取農村低保金740元、養老金240元,村裡還給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每月有500元收入。摔傷住院花費15萬元,自己隻出了1萬元。自家的C級危房,也由政府出資修繕加固了。”

  總書記聽了老譚的介紹,高興地說,你們家不愁吃、不愁穿,這“兩不愁”我們直接看到了,醫療保障、住房安全做得也挺好。黨的政策對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

  2019年,老譚一家靠著低保、社保、土地入股、效益分紅、種糧直補、森林直補、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紅以及公益崗位的收入,加上賣點兒土特產,一年收入2.3萬多元,再次脫貧。

  記者發現,這一年來,老譚家變化蠻大。老式電視換成了平板電視機,堂屋裡還多了個大冷櫃,裡面放著一包包的肉,桌上的7個泡菜壇子滿滿地腌著豇豆、蘿卜、青菜頭。已在外成家的小兒子譚弟海去年也返鄉就近務工,照顧父母。

  “那時我還拄著拐杖,現在拐杖早就甩脫了。”老譚又指著院壩裡的那根太陽能路燈說,“現在晚上出門,也不用摸黑了。”

  “他去年剛甩脫拐杖就閑不住了,非要我去捉10多隻雞娃兒回來喂。今年剛開年,又養了5箱蜂,每天一早一晚都要去照管。”譚弟海頗有點無奈地說。

  老譚卻不在意,“我爬爬山坡,照看山林,也鍛煉了身體。衛生院的劉醫生隔幾天就來一回,看病拿藥一點不用擔心。黨的政策好,自己更要努力才對。養蜂養雞增加收入,那可是我去年跟總書記保証過的……”

  當時,老譚曾向總書記表態,等身體硬朗點兒,想養幾群蜜蜂,種上兩畝中藥材,早日脫貧。“我現在身體好些了,就要盡力多創收,不能拖后腿噻。”老譚充滿信心地說。

  記者注意到,老譚家的門框上貼著一副對聯:“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兩苦有醫保”,橫批“共產黨好”。這是老譚請人幫忙寫的,詞,是他自己想的。

  老黨員馬培清

  日子過得比蜜甜

  老黨員馬培清家的土黃色三層小樓干淨清爽,大門前挂著一排排干海椒,二樓露台懸挂著4個紅燈籠,顯得格外喜慶,三樓欄杆外挂著幾個竹編的筲箕,上面貼的紅紙寫著“幸福中國,甜蜜華溪”8個字。

  “總書記去年那麼遠趕來我屋,走的時候我忙慌慌的,都沒把總書記送上車,好過意不去喲,慪得我三天沒睡好。”馬培清至今心懷歉意。

  談起這一年的變化,馬培清開心得很。她隨單身的大兒子陳福明居住,土地入股合作社按年分紅,加上陳福明在村裡務工,2019年家庭純收入達到3萬余元。

  “政策硬是好!”馬培清去年9月不小心摔成股骨骨折,在縣醫院住了一個多月,“住院花了4000多元,我個人隻付了400多元。”出院后,鄉裡的醫生還三天兩頭上門扎針灸、做理療。現在,老人身體已基本恢復了。

  當然,馬婆婆最高興的是小兒子陳朋的變化。

  陳朋過去愛喝酒,身體差,也沒什麼生產技能。后來,村裡發展起了黃精產業,陳朋通過土地入股分紅、返包藥材基地管護等方式掙錢脫了貧,還戒了酒。去年,鄉裡培育本土工匠,陳朋又學到了泥瓦、木工等技術,現在就近做工,每月至少可收入兩三千元。

  懷著感恩之心,陳朋三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去年10月成為預備黨員后,在村裡,他更是樣樣要帶頭,事事肯爭先。看到兒子進步了,有40多年黨齡的馬婆婆比什麼都開心。

  堂屋的小方桌上,擺著手工做的夏布老虎、手提袋和挎包鏈等小物件,這是小兒媳婦譚明蘭去年在鄉裡組織下學習夏布非遺作坊手藝后,自己做的。做一天有幾十元工資,賣一個還有提成,加上在村裡擔任保潔員每年有4800元收入,她一年能掙兩三萬元。兩個娃兒,一個讀初中,一個讀小學,都在住校,平時也沒什麼牽挂。

  “去年總書記進屋問我如今生活好不好,看家裡的糧倉,問是哪一年種的?夠吃一年不?”馬婆婆領著我們看屋裡的變化,金屬糧倉裡還是滿滿的糧食,新添置的雙開門冰箱裡也放著肉、蛋等食品。小兒子家裡添置了洗衣機、熱水器、液晶大彩電,還為老人每天訂了牛奶。87歲的馬培清笑得合不攏嘴:“真想讓總書記知道咱家的變化啊,讓他放心,莫要牽挂。沒想到我這晚年的日子,過得比蜜還甜哦,我要爭取活到100歲。”

  院壩會干部群眾

  感恩奮進 努力向前跑

  站在馬培清屋前寬敞而平整的院壩裡,舉目望去,對面的山岩上刻著幾個鮮紅的大字,“中華蜜蜂谷”。

  山腳下,小溪潺潺,阡陌縱橫,綠油油的黃精長勢喜人,皺皮木瓜已長到一人高。

  去年,在這個院壩裡,一張小方桌、幾根長條凳,總書記同村民代表、基層干部、扶貧干部、鄉村醫生等圍坐在一起,擺政策,聊變化,謀發展,共話脫貧攻堅。

  中蜂和中藥材,是當地深度調整產業結構選定的脫貧產業。總書記去年看到村裡的土地套種了幾種中藥材,邊走邊詳細詢問華溪村黨支部書記王祥生村裡特色產業發展及貧困村民增收的情況。“總書記對我們的中藥材黃精很感興趣,詢問起了用途、價格和銷路,叮囑我們一定要把中藥材產業真正做成脫貧致富產業。”王祥生向記者介紹,今年,華溪村的黃精發展到520畝,蜜蜂1200多群,主導產業覆蓋了所有貧困戶,2019年,村民人均因產業增收3450元,“我們還發展了2700平方米扶貧加工車間,在依山傍水的偏岩壩,扶持村民辦起了9家農家樂,馬上就要開張。華溪村去年8戶19人順利脫貧,已經實現了所有貧困戶摘帽,今年我們要力爭一個都不返貧。”

  “我們今年新發展了1萬畝中藥材,並通過利益聯結機制新帶動了2000多戶農戶,其中有200多戶是貧困戶。”石柱縣澤泰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法人何澤奉頗為自豪。去年院壩會上,他向總書記匯報了聯合社通過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1000多戶村民搞產業的做法。總書記勉勵他,要通過聯合社把特色產業干好,帶領更多的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今年,聯合社在擴大中藥材基地規模的基礎上,還引進一家湖北企業對中藥材進行精深加工,完善了產業鏈。他說:“我們有信心落實好總書記的指示,堅定不移壯大產業,帶動群眾奔小康。”

  因病致貧的張劍峰去年在院壩會上向總書記表示,要靠自己努力,養蜜蜂、土雞,爭取當年脫貧。去年,張劍峰養了15桶蜂、40多隻雞,加上低保和公益性崗位收入,順利脫貧。好事成雙,張劍峰早年離異,獨自撫養年幼的兒子,照顧年邁的母親,今年鄰村一位婦女被他的勤勞吸引,兩人正商量著要辦喜事呢。

  今年,張劍峰又做了30個蜂桶,一桶蜜蜂可以產大約4公斤蜂蜜,每公斤可以賣到300元左右,就可以增收3萬多元,“總書記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脫貧致富不能等靠要。鄉親們要一起奮斗,努力向前奔跑,爭取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如今政策這麼好,我今年要更加下力氣,讓日子越來越紅火。”

  “我想向總書記匯報,中益鄉衛生院要搬新家了,老百姓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能報銷!”中益鄉衛生院院長蔣鳳去年在院壩會上向總書記介紹了鄉衛生院在讓群眾少花錢、少跑路、少生病方面所做的工作,總書記聽了很高興,囑咐她一定要做好醫療保障工作。2019年,中益鄉貧困患者住院1475人次,發生費用總額453.96萬元,患者報銷比例達90%,對在縣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就診的貧困患者,實行“先就診后付費”,還有兜底救助,極大減輕了農民看病負擔。

  蔣鳳說,即將投用的新院區不但增加了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DR等硬件設備,還新增診療科目婦科和中醫康復理療科,床位由12張增加到30張,還能依托區域健康信息平台和區域影像中心,與石柱縣人民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實現遠程診療。衛生院的全科醫生增加到2名,還經常有市三甲醫院的專家來開展義診和業務指導,鄉衛生院的醫護人員業務水平及群眾就醫獲得感都得到了很大提升。2019年,中益鄉貧困人口就地就醫率達到62%,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

  這一年,中益鄉黨委書記譚雪峰的工作可以用“馬不停蹄”來形容。去年,得知譚雪峰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密儀器專業時,總書記在院壩會上打趣道:“以前研究精密儀器,現在從事精准扶貧,‘專業’還是對口的。”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譚雪峰帶領全鄉干部群眾奮力奔跑,精准施策,攻堅克難,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這一年,中益鄉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譚雪峰介紹,2019年底,中益鄉未脫貧戶僅剩下12戶30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43%,“今年我們實施一戶一策,6月份將讓這12戶全部達到脫貧標准。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此外,鄉裡修建了自來水廠,鄉村道路修葺一新﹔培育了117戶農家樂,去年接待游客2萬多人次,實現了旅游產業從無到有﹔中華蜜蜂谷、偏岩、大灣民宿院落、光明藍莓庄園等一批農旅融合的拳頭旅游項目正加緊打造……

  “這一年,我感覺變化最大的就是鄉親們精神狀態大變樣,精氣神提振了,大家都鉚足干勁,向著脫貧致富目標努力拼搏。實實在在的變化,讓貧困群眾看到希望,並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去年有4位貧困群眾寫了入黨申請書,有2名貧困群眾入黨。”對未來,譚雪峰充滿信心,“脫貧只是起點。要繼續發揚‘敢吃黃連苦’換來群眾生活‘蜂蜜甜’的精神,帶領鄉親們鼓足干勁、連續奮戰,鞏固脫貧成果,建立防止返貧長效機制,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讓中益鄉成為產業旺、環境美、農民富的新農村。”

  又是一年春來到,人間最美四月天。

  採訪結束,站在村頭回望,春風和煦,余暉映照下的鄉村秀美清幽,生機無限。

  “隻要我們啰喂,多勤快啰啷啰﹔不愁吃來,不愁穿啰,啷啰……”悠揚的歌聲隨著晚風在山谷間久久回蕩……

  本報記者 姜春勇 周立 龍丹梅

(責編:陳易、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