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美景。朱靜霞 攝
人民網重慶5月4日電 “五一”期間,一艘標有“兩峽一峰”字樣的游船,載著140余名游客,從重慶市巫山縣出發,沿著秀美壯麗的巫峽和瞿塘峽,向詩城奉節駛去,開啟它的首次短途航行,游客隻需花三個小時就能飽覽三峽風光。
這條以“短途”之長,補“長途”之短的旅游線路,是三峽集團在巫山、奉節兩縣支持下,整合相關資源方、游船方、市場方,助力巫山、奉節實施旅游扶貧的又一“新招”。
據介紹,地處長江三峽之濱的巫山和奉節,是三峽集團的定點幫扶縣,依靠優質的旅游資源,吸引著大量海內外游客的到來。受疫情影響,巫山和奉節的旅游業受到較大沖擊。
為解決這一困境,三峽集團旅游扶貧工作組提出“開發重慶本地短途游船產品”的想法,並得到巫山、奉節兩縣政府支持,“兩峽一峰”短途旅游產品由此誕生。
“這不僅可以讓巫山和奉節的旅游產業盡快回暖,同時還能打破長途過境游船發展的‘天花板’。”三峽集團基地發展公司旅游公司派駐巫山的旅游扶貧工作組成員劉文說。
首航預告發出去沒多久,報名人數就達到了預期效果,不僅有來自川渝地區的游客,還吸引了來自陝西等地的旅游經銷商。
“三峽地區旅游資源很有潛力,我們會重點關注。”來自陝西的一位經銷商說。
市場有增量,居民有增收。首航當日,巫山居民李大姐在游客中心附近支起了雜貨攤,售賣礦泉水、方便面、抽紙巾等,零售價幾塊錢的小商品,在兩小時內賣出了數百元。
“這種跨區域、跨領域、跨體制的商業合作模式,能有機整合三峽旅游資源,加強三峽區域聯動,助力三峽旅游產業回暖復蘇。”三峽集團派駐巫山的挂職干部王榮剛說。
文創產品。 三峽集團巫山旅游扶貧工作組供圖
巫山、奉節旅游產業實現區域聯動,一定程度上,是以巫山旅游扶貧的成功經驗為基石。自2018年將旅游扶貧作為定點幫扶巫山的新模式以來,三峽集團圍繞每年力爭引導、組織20萬游客到巫山旅游的目標,不斷探索可復制、借鑒、推廣的旅游扶貧新模式。
據了解,三峽集團打通游客進入巫山的水陸環線通道,讓游客在巫山停下來、住下來﹔投入500萬元購買旅游巴士,改善旅游接待條件﹔投入48萬元研發文創產品,拓展旅游鏈條。2019年,三峽集團多措並舉,累計為巫山引流游客超過20萬人次,進一步增強了巫山旅游經濟“造血”功能。
今年,三峽集團巫山旅游扶貧工作組還將引進第三方公司,生產已開發的文創產品,同時聯合巫山縣政府、三峽集團、各旅游企業進行銷售﹔此外,還將幫助巫山打造集研學、培訓、游客接待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南陵古道生態研學基地。(劉政寧、謝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