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雲端"直播+旅游 重慶成10大人氣城市

2020年05月13日09:02  來源:重慶日報網
 

  直播+旅游 重慶成10大人氣城市

  雲端“種草”如何轉化為線下流量

  “領導,你直播了嗎?”近來成了一句流行語。

  開州、綦江、石柱、潼南、武隆等多區縣領導紛紛走進直播間,為當地文旅商品、特色產品“直播帶貨”。據快手、攜程聯合發布的大數據報告,通過“直播+旅游”,重慶旅游人氣明顯回升,成為“全國10大人氣城市”。

  不過,相比“賣口紅式”以低價、新奇為優勢的電商直播,旅游直播需跨越消費者時間、金錢的“籌備期”,難以形成“即時性”消費。

  在信息碎片化時代,尤其針對疫情催生出的文旅“數字熱”,怎樣玩轉旅游直播帶貨?連接起消費者深層次的需求,讓在線“種草”(網絡流行語,意指分享推薦某一商品的優秀品質,激發他人購買欲望的行為)更具吸引力,進而轉化為線下流量,成為廣泛關注的話題。

  轉戰“雲端”

  重慶成“視頻之城”

  5月10日,在天生三橋景區280米高的懸空玻璃眺台上,武隆區長盧紅化身“網絡主播”,熱情洋溢、詼諧幽默地向網友們推介武隆的景區景點、文創產品和特色農副產品,短短兩小時直播,瀏覽量超過73萬,銷售仙女紅茶、羊角豆干等特色產品411萬元。

  近段時間來,開州、綦江、潼南、江北、榮昌、雲陽等一大批區縣領導紛紛走進抖音、快手、拼多多、淘寶等平台的直播間,推動直播帶貨和“網紅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各景區景點、文旅企業、領隊導游等也紛紛轉戰“雲端”,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搶佔“數字文旅”新藍海。

  如潼南陳摶故裡花海景區,在盛花期推出了“雲賞花”,通過百萬粉絲級主播直播帶貨、旅游達人帶流量打卡等形式,讓“十裡花海”換個方式呈現在消費者前,直播吸引觀眾超100萬人次,短視頻、美圖美文、游記攻略等在網上傳播量更是高達1135萬次。

  近日,攜程、快手聯合發布《“直播+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直播正在助力文旅業快速復蘇,基於搜索量、訂單量數據分析,北京、上海、重慶、成都、蘇州等城市上榜“全國10大人氣城市”。在觀看旅游直播方面,無論南方用戶還是北方用戶,都更關注相鄰省市的視頻,其中80后和90后人群是主力。

  來自市文化旅游委數據也顯示,去年,在抖音、快手等多個平台上,重慶的視頻播放量、點贊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視頻之城”。

  種草≠帶貨

  探索“雲上旅游”的邊界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科技的加速發展,網絡視頻以更加直觀、更具沖擊力、更有互動性等優勢成為一股全民熱潮,火爆的背后是億量級的消費群體。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8.50億,佔網民整體的94.1%﹔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7.73億,佔網民整體的85.6%。

  “旅游行業盯上直播、短視頻營銷,不是近期才有的新現象,此前已有不少景區進行了試水。”萬盛奧陶紀公園是重慶最早致力視頻營銷的景區之一,去年抖音播放量重慶第一、全國第五,僅次於大唐不夜城、迪士尼度假區、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故宮博物院。

  奧陶紀景區營銷總監鄒玥稱,旅游視頻“種草”並不等於帶貨。相比“9塊9包郵”“賣口紅式”以低價、新奇為優勢的電商直播,旅游直播時通常是以“種草”為主,因為旅游產品本身性質決定其並非快消品,難以引起消費者“即時性”下單,對於絕大多數游客來說,“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太現實,有一個相對慎重的“規劃到決策”的過程。

  北京知名旅游達人“素素”(網名),足跡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是“2019中國十大影響力旅游視頻達人獎”獲得者。他稱:“旅游直播不完全是旅游消費決策主導的,更不是消費沖動主導的,反而是回歸本質——所見即所得,好內容至關重要,才能在潛在消費者心裡產生強大沖擊力和記憶點,提升轉化率。”

  拒絕“尬聊”

  連接游客的深層次需求

  奧陶紀公園早在2017年就開始視頻營銷,並請了專門制作團隊負責內容生產。旅游產品不是標品,在鄒玥看來,做好視頻營銷,站在景區角度,首先要以市場為導向,結合景區特點和定位,標定目標客戶群體,建立營銷矩陣,進行精准推送﹔其次,做好服務,保障游客全程的優質體驗﹔最后,產品要組合,涵蓋景區、酒店、餐飲、購物、交通等,進行多樣化組合,滿足不同游客需求。

  在內容上,“素素”認為,相較於泛娛樂化直播,旅游直播的觀眾更青睞戶外深度玩樂體驗,對旅行玩樂內容的“純度”、體驗的深度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對主播的專業要求非常高,需具備服務意識、營銷策略等。

  廣州“桃三七”也是全國知名“玩咖”。她的抖音號粉絲量達245萬,總點贊量近2000萬,單個視頻最高閱讀量達2900多萬次。“旅游直播,內容能否能成為引爆點是關鍵,相比傳統導游式解說,我更喜歡設計一個劇情或主題,給觀眾強烈的代入感或沉浸式體驗。”

  市政府旅游發展高級顧問、重慶旅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稱,站在區域旅游目的地角度,旅游直播或視頻營銷,能提振文旅消費,激發主體市場活動,但文旅業擁抱“數字化”,需連接消費者的深層次需求,做到“以情動人”。首先,講好故事“情節”,可通過對在地文化、旅游資源的挖掘、提煉和表達來實現﹔其次,以“情節”帶動游客“情懷”,實現價值認同,進而產生文化向心力和旅游吸引力﹔最后,則是“情理”,游客旅行后,能有一定的情感共鳴和感悟,進而形成“重游”或“朋友圈”傳播。 本報記者 韓毅

(責編:陳易、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