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葡萄專家”的幸福生活

2020年07月27日08:11  來源:重慶日報網
 

  九龍坡西彭鎮馬鞍村黃代華

  “葡萄專家”的幸福生活

黃代華正在幫客戶挑選葡萄。記者 陳維燈 攝\視覺重慶

  大暑時節,氣溫陡增,黃代華種植的夏黑葡萄,也進入了採摘期。

  午后,黃代華帶著剪刀、紙箱,一頭鑽進了自家的葡萄棚裡。他告訴記者:“今天有一個老客戶定了20件夏黑葡萄,下午來取。”

  種植葡萄15年,不僅讓黃代華一家過上了好日子,也讓他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種植“土”專家。

  說黃代華“土”,是因為他沒接受過專業的葡萄種植培訓,所有的經驗和技術都靠自己摸索。不過,在村裡大多數人看來,黃代華卻是一個“洋氣”的“土”專家,這又是為何呢?

  折騰

  “1斤葡萄能賣3元,1畝地能收2000多斤葡萄,就是6000多元”

  九龍坡區西彭鎮馬鞍村黃家灣,黃代華的磚房坐落於幾叢茂盛的竹林旁。黃家灣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黃代華祖輩很早就開始在此耕作。

  然而,2005年,黃代華決定種葡萄時,就連父親黃萬河都對他的決定充滿懷疑:“你是折騰得很哦,你曉得這裡適不適合種葡萄呢?種出來的葡萄賣得出去不?”

  事情傳開,村裡人也是反對多於贊同:“到時候種不出來你哭都來不及”“賣不出去了,你都隻有看到葡萄爛在土裡”……

  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黃代華卻有自己的想法。

  “當時1斤葡萄能賣3元,1畝地能收2000多斤葡萄,就是6000多元。”黃代華種葡萄的想法並非心血來潮,而是經過了考察和深思熟慮。

  當時,周邊村子已有人零星地種植葡萄,雖未形成規模,但幾乎不愁銷路,也取得了不錯的效益,顯現出良好的前景。

  “想要過上好日子,還是得求變,變化才能發展。”主動求變的黃代華種上了5畝葡萄。

  兩年后,黃代華的葡萄開始挂果。雖是初產,這5畝葡萄,當年也給黃代華帶來了4萬元的收入。求變的效果開始顯現。

  摸索

  “種葡萄這幾年,我都是在網上學習技術”

  隨后幾年,隨著葡萄逐年增產,黃代華家的日子也越過越好。看著黃代華種葡萄效益不錯,一些村民也開始跟著種起了葡萄。

  可就在葡萄產業順風順水時,黃代華又開始“折騰”了。

  “一開始大家都跟著種巨峰和夏黑兩個品種,效益不錯,但老黃又想著試種新品種。”馬鞍村村主任陳國元介紹,“新品種能不能適應這裡的氣候?市場前景怎麼樣?大家心裡都沒底。”

  “種葡萄這幾年,我都是在網上學習技術,然后自己再摸索。”網上學習結合實踐,不僅讓黃代華種植葡萄的技藝越來越精湛,也讓他對市場趨勢有了更多的了解:“巨峰葡萄1斤賣7元,金手指等葡萄品種,一斤賣20元,差別太大了。”

  接下來幾年,緊跟市場步伐的黃代華陸續試種了金手指、玫瑰香等葡萄品種,都取得了不錯的效益。

  2017年,黃代華又做了件讓大家瞠目結舌的“洋氣”事:搞葡萄大棚種植。

  “聽說過大棚種蔬菜,還從沒聽說過大棚能種葡萄,搞得成不哦?”盡管此前黃代華每次嘗試新東西都獲得成功,也有不少村民跟進,但對大棚種葡萄,村民們依舊懷疑和觀望。

  但黃代華的葡萄大棚種植再次取得成功:大棚種植的葡萄不僅產量更高、病虫害更少,而且色澤均勻、品質更好。

  “大棚種植,溫度和濕度都可調可控,也更有利於病虫害防治。”善於學習,善於將網絡新知與實踐相結合的黃代華,早已是村民心目中的葡萄種植專家。

  分享

  “大家都過上好日子,比自己掙錢更重要”

  “現在村裡種植葡萄400余畝,年產值超過600萬元。”陳國元介紹,村裡種植葡萄的村民,幾乎都是黃代華的“學生”,無論是選種、育種,還是修枝疏果,黃代華對村民的求教從來都毫無保留傾囊相授。

  “有些人個人搞好了,就藏到掖到,生怕別個學了,他是恨不得手把手把你教會。”幾年前,村民龍享華的日子也過得緊巴巴,就想向黃代華學習種植葡萄。黃代華不僅免費提供苗木,還上門傳授技術,葡萄挂果后還主動幫忙找銷路、介紹客戶。

  如今,龍享華一家不僅衣食無憂,還在西彭場鎮上購買了商品房、添置了小轎車。

  不僅是龍享華,馬鞍村的許多村民,都在黃代華的幫助下開始種葡萄,過上了好日子,但有件事,還是讓大家覺得奇怪:種葡萄15年,效益年年見長,可黃代華的葡萄種植面積除了從最初的5畝地發展到10余畝地后,再也沒有多種一分地,這是為何?

  “現在我一年收入10多萬,日子也過得不錯,不用貪多。”在黃代華看來,“大家都過上好日子,鄰裡關系和睦,比自己掙錢更重要。可能是從小受老漢影響太深,他是老村主任,不喜歡計較也不吵架,對別個也是多幫忙。”

  家風傳承,帶領著大家種葡萄增收致富的黃代華不僅是村民公認的“洋氣”的“土”專家,也是大家一致認可的“好人老黃”。

  近年來,西彭鎮圍繞“五心同筑夢·文明踐於行”主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三級實踐單元為依托,通過實施文明評選、志願服務、理論宣講等六大行動,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不斷延伸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觸角。

  黃代華家庭,正是西彭鎮在2017年評選出的“十星級文明戶”之一。

  本報記者 陳維燈 實習生 何星熠

(責編:陳易、張祎)

本網專稿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

原創

頭圖推薦

  •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 重慶奧的斯的“智博效應” 工人減兩成 產能翻一番重慶奧的斯的“智博效應” 工人減...
  • 智慧社區 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與驚喜智慧社區 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與驚...
  • 黨員志願者助農收割稻谷黨員志願者助農收割稻谷
  • 軌道交通18號線隧道掘進機投入作業軌道交通18號線隧道掘進機投入作...
  • 渝中首個家庭型長租人才公寓本月投用渝中首個家庭型長租人才公寓本月投...

圖片新聞

  • 花溪街道自制車貼 倡導文明駕駛花溪街道自制車貼...
  • 銅梁:蓮藕產業連成線 鄉村富起“一大片”銅梁:蓮藕產業連...
  • 劉寒同:17年堅守漁政執法崗 守好母親河劉寒同:17年堅...
  • 萬開雲同城化發展駛入“快車道”萬開雲同城化發展...
  • 唐貞觀時期墊江縣令王才墓志銘被發現唐貞觀時期墊江縣...
  • 豐都龍河鎮:興產業 惠民生 促振興豐都龍河鎮:興產...
  • 兩江新區龍安路口公交站投用 居民出行不再難兩江新區龍安路口...
  • 涪陵:旱地種旱稻 省力省心收入高涪陵:旱地種旱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