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庫存,服裝城的商戶紛紛選擇了降價促銷。
暫停直播,來不及休息,李林又在接待線下的顧客。
直播時,一位女性正在舞台上進行展示,旁邊是堆得滿滿的衣服還有對著直播的手機。
李林正在進行直播
“雙十一”剛過,又遇上電商平台的“黑五”促銷活動,對於服裝市場而言,眼下正是清秋冬庫存的時候,要想分到“一杯羹”,可要想出“引流”新花樣。
連日來,記者走訪渝中區朝天門、大坪等地的服裝批發市場和地下商場,探訪這些傳統的服裝經營戶們在互聯網浪潮沖擊下,如何以直播帶貨方式來轉型求變。
有人初入直播世界,像無頭蒼蠅﹔有人初嘗甜頭,干勁滿滿﹔有人短暫嘗試后,很快離開,繼續深耕原有市場﹔還有人把它當作傳統銷售方式的一種調劑,即便沒帶來大的商機也堅持下去……
店鋪現場降價處理+穿版美女
“打折了”“特惠”“驚爆價”“特價”“超低價”……
11月23日,周一上午,朝天門附近的重慶聖名國際時裝城沒有周末那麼熱鬧,但因為這幾天降溫,來選購服裝、進貨的,依舊不少。
對於時裝城的商戶來說,上午的銷售最為繁忙,因為顧客多集中在這個時候。眼下,商戶們正在抓緊時間清理秋冬的庫存,大家都在賣力吆喝促銷,直接明碼降價:毛衣50元、衛衣80元、羽絨服200元、加絨皮衣200元、羊羔絨外套260元……
除了老板親自打版,還有商鋪招聘了“穿版美女”,真人進行服裝展示。
網絡銷售試水直播+美女主播
聖名國際時裝城1樓一名店員說,從整個服裝城來看,許多店鋪已經試水直播了,直播時間多數在中午或者下午。不過,直播效果並沒有多好,這也是除了缺人手之外,他們家沒有選擇直播的原因。
而1樓另一家店鋪的男店員正在整理手機支架,說下午要進行直播。店鋪老板稱,現在服裝生意不好做,今年直播興起,不少商家都通過直播賣貨,他們也在轉型求變中用上了直播。為此,還招聘了美女主播。
對於直播的作用,這名老板表示,自己沒有太大的期待,如果能帶來更多的客流,那自然最好不過,如果效果不怎麼樣,他們也會適時作出調整,畢竟他們店鋪還是做線下的熟人生意,以回頭客為主。直播只是作為線上銷售渠道的一種,而主播們除了要直播,還要負責線上店鋪的維護、更新工作。
殘酷現實衣服成堆+觀眾寥寥
“我直播過,已經放棄了,那個時候是湊熱鬧,以為自己可以像薇婭、李佳琦那樣,但現實是殘酷的。”一名商戶說,現在,他還是回到原來,深耕線下,踏踏實實,穩扎穩打。
從事10多年服裝批發的燕子告訴記者,她周圍許多商戶都試過做直播,甚至包括她的客戶。但是直播幾小時下來,口水都說干了,也隻有幾十個人觀看。而且,為了不耽誤上午的正常銷售,直播往往要在下午或者晚上,對於要照顧家庭和孩子的商戶來說,往往堅持不下來,做一陣子,就又回到了以前的老樣子。“反正,我了解到的是大多數直播都做得一般。”
“款式多、品類齊全……”中午時分,一家名為“窗外儷影”的店格外熱鬧。男店員正手持話筒賣力吆喝,店鋪中央搭建了一個小小舞台,台上一名女士正在展示衣服,旁邊架起兩部手機正在直播。記者走進了解,直播間裡觀看人數不多。期間,這名女士不停地換衣服,再來回擺出各種造型,一圈下來,展示過的衣服堆成了小山。他們表示,也就是直播看看,看能不能招攬更多顧客。
奮力突圍每天直播+3萬元訂單
“顯不顯瘦?顯!抬不抬膚色,抬!這款紫色羽絨服要搭配淺色毛衣!”23日下午3點,一位妝容精致的女孩站在店門口不停換裝和快速說話,引得過路人側目。
女孩名叫李林,是一位90后,不過,沙啞的嗓子似乎與年齡不符。“話說多了的緣故,不是在做直播嘛,平均每天3小時以上,有時廁所都搞忘了上。”在店員看來,李林就是時尚達人,不僅會搭配,而且還是現實版的“直播帶貨女王”,比如10月18日的一場直播,直接讓一款衣物賣了80多件。又比如“雙十一”,靠著直播,店內接了3萬元訂單。上個周末,慕名而來的網友讓他們直接“忙翻了”。
他們運營的抖音視頻號,已經發布了600多個作品,粉絲有2萬。“什麼帶貨女王,不過是出來得早,比別人會多想一些罷了。”李林說,自己18歲就出來擺地攤,在朝天門做過服裝批發,后來轉戰零售。
關於直播經驗,她說自己有一個“賣點”,就是幫女顧客搭配衣服變美。“還有,做直播最重要的是堅持,的確有很多人在嘗試直播,但是在我看來,很少有人是帶著明確目標去做的,他們總覺得做不好放棄就是,而且急於求成,想在短期內就快速漲粉、快速轉換成訂單,怎麼可能呢?每天直播幾小時,我堅持了快一年了,這個沙啞的嗓音就是這麼來的。”
享受直播紅利:產品+服務
像李林這樣成功的不少。但是,試水直播或者在直播裡“沉浮”的,也很多。因為,不是每一個主播都叫薇婭、李佳琦。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線下業務量減少的情況下,服裝行業紛紛開辟新路徑,向線上發展,並且嘗試直播,這體現了品牌加速數字化,進一步接觸消費者的決心。
莫岱青稱,做直播是有方式方法的,對於服裝品牌來說,直播又多了一個提升品牌形象、知名度以及創收的渠道,要想享受直播帶來的一定紅利,最重要的是向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服務、體驗。相比其他主播,服裝行業的從業者做直播帶貨,本身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對服飾搭配、自己公司的產品等各方面更加清楚,也能夠更清晰地將各種信息傳遞給消費者,除了直播本身,他們還需要帶來更優惠、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這樣,才能在“引流”后,獲得轉化率。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朱婷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