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布消息,山水相依,奇特的地理構造,以及這裡的人如何生活……這些都深深吸引著一位52歲的法國紳士。近日,法國《世界報》(Le Monde)駐中國首席記者樂邁特和他的團隊來到重慶。
《世界報》是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創辦於1944年,主要讀者多為社會精英人物,可以說是法語區最有威望的報紙之一。
重慶自媒體人“蓮二爺”成為了樂邁特團隊此行的“導游”,她帶著這位法國記者去探尋重慶的城市肌理。
一個法國記者的眼裡重慶是什麼樣的?渝中是什麼樣?“蓮二爺”記錄了整個過程
來福士
重慶強烈而獨特的個性帶來驚喜
與樂邁特先生約好見面的時間是2020年10月18日下午四點半。
在重慶來福士雅詩閣服務公寓大堂,我一眼就看到這個“腿很長”的法國大叔,正安靜地和他正在學習新聞的朋友站在一起。
這位中年大叔並不如我們印象中的法國人那樣性格外放,或許是因為職業緣故,他對於很多觀點是吝於表達的,即便是極其欣賞或喜歡的地方,也多只是報以一個贊許的眼神,再拍攝圖片。
他的謹慎、敬業以及每個精心思考過的提問無一不在提醒我,這是一個有著30多年新聞從業經驗的記者,職業修養極高,非常專業,絕不會輕易發表任何看法。
今年是樂邁特駐扎在中國工作的第三年,除了出差,大部分時間他都會居住在北京。
說到這裡,他表示,重慶變化太大了。在他看來,重慶的城市氣質上和法國的裡昂特別類似——在多年前,這兩座城市都不夠發達,而現在,卻都成為了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國際化大都市。
來到來福士,再走過渝中區的人文與歷史景點后,他深深感受到重慶是一座有著強烈的獨特個性的城市,極大的反差就在方圓十多平方公裡范圍內體現得淋漓盡致——現代化的摩天高樓與充滿煙火氣息的居民區交融,富有繁榮與古朴幽靜一牆之隔,令他深感驚喜。
上下半城穿行
穿過渝中的煙火
從來福士廣場步行到八一路大約需要40分鐘。
我們沿著人行道向上行進著,朝天門各個批發市場雖已收市,但街道上依舊熙熙攘攘的人流讓樂邁特多次駐足觀察,他說,他能從這裡看到這個城市強勁的生命力和活力。
這一段路程並不算短,因坡度原因,走上來時,作為一個常年生活在重慶的人我都有些氣喘吁吁,但樂邁特好像並不覺得累,看得出來,他很喜歡這種生活化的煙火氣。
我們途經能仁寺時,他再次停下腳步,觀望著新舊交替的城市一角,並掏出相機,開始從各個角度拍攝這座已經矗立在解放碑若干年的寺廟。
他的照片裡,囊括著以WFC為核心的高樓大廈與低矮的小寺廟、居民樓同框——在他看來,繁華背后有古舊,兩種屬性在一個小小的取景框裡同時呈現,這是城市的A面與B面,非常能體現渝中區的包容性,那是一種已深深嵌入到城市肌理中的包容。
在八一路,樂邁特很自然地走進人流,看著排隊購買網紅小吃的人群,我說請他吃重慶特產小吃,他連忙擺手,表示不太能吃辣——很明顯,晚飯我不用請他吃火鍋了。
懷古通遠門
記錄城市新與舊的碰撞點
當樂邁特向我詢問這座城市的歷史時,我將他帶到通遠門。
我不知道在法語的語境裡,有沒有“憑吊懷古”這一類詞句,但我能看到的是,他站在通遠門城樓下,認真地盯著那塊地圖,看了足足好幾分鐘。
很明顯,樂邁特對歷史遺跡性的景點有濃厚興趣。哪怕天色已晚,也不妨礙他沿著城牆上上下下走了幾圈,還趴在牆磚上,仿佛一個考古愛好者一般細致地分辨磚的年代。
通遠門上的臨星書局引起了他的注意,站在門口,他仔細地看著其中的結構和其間的物品,掏出相機,前后左右拍了好幾張照片。
我想,掏手機拍照,這是他極其克制的性格中感興趣的少見表達了吧。
站在通遠門城牆上,他扶著牆垛,從左到右眺望著他面前的渝中區。此刻天色漸沉,夜燈開始亮起,他又掏出筆記本做筆記,記錄著這個城市新與舊的碰撞點。
鵝嶺二廠
文藝雅致的創新
第二天上午,樂邁特一行去了重慶著名文創區——鵝嶺二廠。
從他對我的描述“非常有趣,很有意思”來看,樂邁特應該是嗅到了熟悉的味道——文藝而雅致,古舊而創新,傳統和現代,在二廠被融合成了一個整體,這是浪漫的味道,也是法國人最喜歡的味道。
上午十點多,二廠大大小小的商鋪的門已打開了,花花綠綠的裝飾和略微有些斑駁的牆體組合在一起,有著獨特的韻味。
后來,我給樂邁特介紹了這裡的故事——過去這裡是個印鈔廠,再后來,這裡成為了文創園,是著名的網紅打卡地,很多人來這裡尋找重慶作為工業城市的印記。
毫無疑問,這種充滿歷史質感又在潮流和現代元素中浸潤的所在地,對樂邁特很有吸引力。
而說起二廠時,大叔臉上的笑容,卻始終沒有停過。
我確定,那笑容不只是出於禮貌。
“WFC,擁有重慶最美麗的全景”
WFC的69樓,這裡有重慶最高的餐廳之一——紳餐廳。
帶著樂邁特先生,我們來到這裡。
繞著紳餐廳的玻璃幕牆,他360°地望向了遠方。
摩天高樓在嘉陵江和長江沿岸的群山上次第生長,層層疊疊,直入雲霄﹔江面上的橋梁和陸地上的立交橋縱橫交錯,盤旋而上,令人眩暈卻獨成一景﹔解放碑矗立在腳下,而南山卻在另一個方向﹔一面是長江,滔滔江水之上,南濱路的繁華以及南山的疊翠充滿錯落感﹔另一面是嘉陵江,崛地而起的高樓林立在江的兩岸。
這一次,他除了自己掏出手機拍照外,還特地請攝影師用相機拍了照片。
從兩個法國人的交流中,我聽明白了,他們口中頻繁出現的那個詞是“令人驚嘆”。
他后來的文章裡描述:這裡擁有重慶最美麗的全景。
世紀游輪
驚異於中國內河游輪
和水上旅游的發達程度
下午5點多時,我們的腳步再次走向朝天門。
經過解放碑時,我給他們拍下了與解放碑的合影。
穿過滄白路,走過西山街水產市場,再從來福士走向朝天門廣場下穿道,我們來到碼頭區域。
在朝天門十一碼頭,我們登上了冠達集團旗下的“世紀榮耀”。
“世紀榮耀”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河游輪。很明顯,樂邁特先生是個識貨的人,當走上游輪時,他很驚嘆地表示,完全沒有想象到能在重慶,在渝中區看到如此先進的船,無論是裝修還是設施,在他50多年的世界游歷生涯中,他驚異於中國內河游輪和水上旅游的發達程度。
從一樓到六樓,樂邁特先生很細致地參觀了游輪的每個部分,這足足花費了我們整整一小時,在與游輪工作人員交流時,他除了表示對於游輪的贊嘆之情外,更對游輪的排污及環保方面的數據進行了詳細了解,很明顯,這是典型的歐洲記者思路。
攝影愛好者每年都該來一次重慶
樂邁特先生說,在飛機快落地時,他看到的這座城市漂亮而美好,兩條江水中的波光粼粼印照在四岸的高樓玻璃幕牆之上,充滿了迷幻感。
而真正進入到渝中時,卻還能從摩天大樓中,看到這個城市的另一面——那是充滿了人文情懷的歷史小巷和漫長時光。
隨行攝影師Gilles Sabrie給我展示他多年前在渝中拍攝的照片,那是有人正在等長江索道,天地蒼茫,雲山霧罩中,空寂而干淨。
事實上,來自法國的他並不缺乏現代化大都市的洗禮,但在渝中,他看到的是古舊和創新,傳統和現代,人文和潮流,在這裡被結合成了一個整體,並且圓潤而晶瑩地持續浸潤這個城市。
他和攝影師一致認為,重慶是整個中國甚至整個世界最適合拍照的城市——熱愛攝影的人應該每年都來拍攝一次,因為這個城市變化太快了,每一年都是嶄新的。
“我很快就會再回來重慶,請你下次帶我多走些地方。”他這樣說。
來源:重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