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記者從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市基本建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2866個。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一檔,保持西部第一。
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按照國家相關標准和要求,我市中心城區去年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覆蓋率99%。據了解,中心城區已建成投運界石、走馬、夏家壩三座大型生活垃圾中轉站,分類轉運能力接近1.2萬噸/日。全市共建成投運59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分類處置能力2.9萬噸/日。
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區、江北區已開始探索試點果蔬垃圾、餐廚垃圾就地處置設施。
1月14日,記者在渝中區民生路9號石灰石菜市場底層負二樓看到了全市首個果蔬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置設施。“以前是通過傳統的垃圾車清運,運輸過程中難免會污染周邊的環境。現在市場內的果蔬垃圾資源化處理站就能實現就地處置。”石灰市菜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按照“城鄉統籌,一體推進”要求,全市基本建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2866個,鄉鎮級再生資源回收站1600余個,村級再生資源回收點3400余個。
21個市級部門協力推動垃圾分類
目前,全市垃圾分類工作全面納入“一把手”工程,各區縣普遍成立了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2018年以來,各區縣累計投入12.9億元用於前端垃圾分類工作,其中2020年達6.8億元,為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經濟保障。
同時,21個市級部門各司其職,合力推進。市委宣傳部牽頭,同團市委、市婦聯推進“文明新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行動,壯大志願者隊伍﹔市教委推動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規劃管理作出要求﹔市住房城鄉建委將垃圾分類納入《重慶市物業管理條例》內容﹔市生態環境局結合“無廢城市”建設,推進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市商務委指導住宿、餐飲業協會發出聯合倡議,推進“光盤行動”﹔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制定公共機構分類評價標准等。
《重慶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計劃今年出台
下一步,全市將圍繞一個目標,抓實三項重點工作,推動重慶垃圾分類工作走向全國前列。
一個目標指2022年全市基本建成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三項重點工作分別是:完善法規標准,計劃今年出台《重慶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並圍繞法規完善一批配套標准政策文件﹔補齊體系短板,“十四五”期間基本實現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和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全覆蓋﹔提高分類實效,有序推進撤桶並點、桶邊督導、監管執法等常態性工作,全方位提升市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和投放准確率。
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萬隆表示,《重慶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已報市政府,計劃今年市人大審議后出台。(記者 郭曉靜 崔曜)(來源:重慶日報)
![]() |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