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協委員、萬州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二級巡視員熊剛。 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22日電(劉政寧、姚於) 隨著三峽旅游交通格局的變化,“高鐵+游輪”“航空+游輪”正成為三峽旅游新線路、新模式。在2021重慶兩會上,重慶市政協委員、萬州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二級巡視員熊剛帶來《關於支持萬州建設“三峽郵輪母港”的建議》,建議在萬州建設“三峽郵輪母港”,滿足日益增長的萬州始發“三峽游”市場需求。
“萬州水陸空交通便捷,區內鐵公水空立體交通優勢明顯,正在推進建成鄭萬高鐵、渝萬高鐵、成達萬高鐵、渝西高鐵(東線)和萬州機場升級為4E級干線機場,升級改造一批國省干線、旅游公路,萬州正在加快形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熊剛介紹,萬州港歷史上就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也是重慶兩大游輪始發港之一,是三峽庫區最大的水上游客接待中心。
“目前萬州的始發游輪呈增長趨勢。”熊剛列舉數據說明:2019年,從萬州港發航游輪共13艘,全年三峽游共發航721個航次,游客吞吐量近30萬余人次。2020年因疫情影響,8月初恢復航線后,各游輪公司為應對新的旅游發展形勢,紛紛轉向區位優勢突出的萬州港始發萬州至巫山、萬州至茅坪航線,7家游輪公司16艘三峽游游輪在萬州港始發,“據了解,2021年從萬始發的三峽游輪將增至19艘,還有不少游輪將停泊萬州。”
“萬州港目前面臨三個問題。”熊剛介紹,一是游輪停泊基地缺少,港口建設應堅持作業和待航靠泊分離的原則,但現有萬州港短途客運碼頭停泊躉船設施設備不能滿足游輪的靠泊安全,缺乏游輪待航休整靠泊基地﹔二是碼頭設施短板明顯,降低了游客的體驗感和舒適性﹔三是旅游服務能力不足,萬州港客運綜合樓建筑風貌缺乏特色,內部公共設施陳舊,游客接待水平較低。
熊剛建議,重慶市委市政府給予萬州建設“三峽郵輪母港”的定位,聯動寸灘港協調發展,承接寸灘港長線游輪停靠補給、游覽觀光等業務,滿足萬州出發的三峽游輪停泊需求。同時,將萬州建設“三峽郵輪母港”納入“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規劃和重點事項、全市“十四五”綜合交通規劃等,使萬州港成為游輪旅客規模較大、服務功能較為完備和游輪相關產業集聚度較高的始發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