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春節合家團聚 他卻挂念“地下”的事

2021年02月19日10:37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分享到:
 

考古現場。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人民網重慶2月19日電(劉政寧、姚於) “有人開玩笑說,我們這考古工作吧,上班就等於上墳。”說這話的陳東是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明代禮部尚書劉春墓地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春節前夕,該項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獲,這也讓他在春節期間還挂念著那些成果。

  “巴縣劉氏在明代是重慶的一大望族,其中最為耀眼的就是劉春。公元1521年,他曾在首輔楊廷和的力薦下再任禮部尚書,成為內閣重臣。”陳東介紹,據統計,巴縣劉氏在明代共出進士11位,其家族及形成的家學淵源對於地方文化影響巨大。古代重慶城內還曾有榜眼坊、兄弟解元坊、舉人坊、天寵榮街坊、都憲坊、功靖西南坊等牌坊,以彰其家族功勞。

考古現場。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據了解,劉春墓地位於現重慶市巴南區南泉街道,2000年10月12日,巴南區人民政府以“翰林墳石刻造像”為名將其公布為巴南區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6月起,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對其開展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現存墓地布局重要區域的考古發掘清理,獲得了諸多寶貴考古資料。

考古現場出土的石馬。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經考古工作確認,劉春墓地布局由后(東南)向前(西北),依次為主墓(劉春夫妻合葬墓)、袝葬墓(子劉大年夫妻合葬墓)、神道及石像生、享殿、望柱、明塘等。墓地的選址,堪稱是明代風水堪輿思想在重慶平行嶺谷地貌實施的典范。”陳東介紹,劉春墓地內部重要要素齊備,地理大環境完整、時代明確,墓主劉春生平歷史清晰,是西南地區代表性的明代品官墓葬考古實物資料。與劉春合葬的夫人蹇氏墓志銘中也有“一品太夫人”介紹,夫妻二人均獲皇帝諭祭,可見其地位之高。

  “可以說,該墓地是重慶乃至西南地區明代品官墓葬制度研究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學術研究新增了考古學實物成果。”陳東表示,作為樵坪山大旅游區的重要一翼,目前研究團隊已經開始了對本次發掘的考古資料的整理工作,為將其打造成為文化景觀展示原址提供支撐,使文物真正“活化”。

(責編:陳易、張祎)

本網專稿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原創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