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茄子!”17個少年,在陽光下笑得燦爛,快門聲一響,相機將這一刻定格。這是一個高三班在拍攝畢業照。有些特殊的是,班裡的大多數孩子無法看到照片,但這一刻的美好,卻永遠定格在了他們的心裡。
位於南山的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即將送走一個高三畢業班。3月24日下午,在學校洒滿陽光的彩虹操場上,孩子們第一次拍了集體照,也是值得他們珍藏一生的畢業照。
老師指導完成畢業“大片”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的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雄鷹班”,是高2021屆畢業班的名字。下個月,他們將迎來特殊“高考”。
班裡17個孩子,有一大半是全盲,隻有少數人有微弱的視力。由於視力障礙,合影排隊在老師和攝影師的指導下完成。除了站得整齊的合照,孩子們還在攝影師指揮下,躺在學校操場草坪上擺出各種活潑的造型,任由無人機停留在自己頭頂俯拍,“哎呀好大的風呀,是直升機來了麼?”燦爛的笑容一直挂在他們臉上,還不時調皮地跟身邊同學互動。
“孩子們平時很少照相,這次知道要拍畢業照的消息,都興奮極了!”班主任彭婷在一旁開心地笑著,也會跑進隊伍跟孩子們擠在一起拍。她是第一年接手畢業班,專門請來學校的攝影老師,還動用了無人機,花了一下午為他們打造一組畢業“大片”。
彭婷說,孩子們性格樂觀開朗,非常勤奮。在臨考前安排拍攝畢業照,不僅是讓畢業后各奔東西的同學們擁有一份永久的紀念,也是讓他們在緊張的高考復習中放鬆一下。“期待他們在考場上正常發揮,考上理想的大學!”
哪怕看不到畢業照也很滿足
學生們拍照時,一直笑個不停,在聽到老師說“准備拍咯,看前面”時,更是沖著鏡頭咧開嘴。拍完集體照,有的女生還拉上同寢室的好姐妹單獨留影,擺出各種俏皮的姿勢,打趣地跟老師溝通,“我的臉比較圓,麻煩您多拍我的側臉嘛,會顯瘦一些呢!”
“雖然我看不到最終的照片,但能和同學們一起拍畢業照,是太難得的經歷,我們都非常享受這個過程!”高三一班的王昱瑾說。
這個女孩笑起來甜甜的,在她看來,拍畢業照既高興又有點難過。
難過的是,畢業后可能不會再經常見到現在的老師和同學們,這也可能是大家最后一次在相伴多年的彩虹操場上相聚。“但哪怕是畢業后,同學們去了不同城市的學校,有這樣一張畢業照,這份溫暖和快樂也會一直留存在心間。謝謝學校送給了我們這樣一份特別的畢業禮物!”
“剛才我們圍成一個圈,躺在草坪上,感覺到小飛機由遠及近,懸在我們的頭頂,太有意思了!老師說拍出來特別好看呢!”她也非常期待拿到最后的成片,“畢業照對我們來說很有意義,我會永久珍藏!當然也會第一時間發給家人、朋友們欣賞!”
讓他們擁有和普通孩子同樣的快樂
彭婷打算“高考”后再發給大家。低視力的同學可以用放大鏡或者湊近看,全盲的同學雖然看不到,但她希望孩子們可以感受到畢業的快樂,“拍攝畢業照這一天,大家在陽光下的嬉笑打鬧、手挽手、互相擁抱,都是一份帶著溫度的美好回憶。”
彭婷還有個打算——不僅把電子照片發給孩子,他們可以保存在手機相冊,可以發朋友圈,還准備沖洗成紙質照片,讓孩子們戳上盲文點位,把“高2021屆”以及每個同學的名字貼在照片上,能記住在畢業那天,自己身邊站的,一起歡笑、一起做鬼臉的是誰。
她說,在觸摸盲文點位時,他們也一定能觸摸到和同學、老師在一起的美好回憶。讓視障孩子跟普通孩子一樣,都能體會到畢業的快樂!
“拍畢業照,一直是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的一個傳統。哪怕孩子們看不見,但這依然是校園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能缺失。”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長助理、黨政辦公室主任周遠琦說,特殊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各方努力,讓這些孩子真正跟普通人一樣,自信、陽光地生活。希望孩子們珍存所有的溫暖,努力成長為更好的自己,用一顆感恩的心,盡己所能來回報社會。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紀文伶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