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 記者 談書 攝
十八梯夜景效果圖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作為連接渝中區上半城和下半城的通道,自改造建設之初就備受各界關注。隨著項目建設的全面提速,這座濃縮重慶漫長城市發展史、凝結老重慶人民母城記憶的重要載體,在渝中區悄然“重生”“復原”,展現在眼前。
6月3日,記者現場探訪時獲悉,十八梯ABCD區主體結構已封頂。作為十八景的歷史展陳景觀,目前十八梯大隧道遺址紀念館正在加緊修建中,擬於今年9月與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一期開業同期對外開放。
科技助力 再現“防空洞”生產生活
正在建設中的十八梯按照“真山城·老重慶·新生活”理念,通過打造“十八景”,在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實現歷史現場的“再造”。
作為十八景的歷史展陳景觀,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目前正在修建的“十八梯大隧道遺址紀念館”,就是為了展示抗戰時期“跑警報”的難忘歲月,再現“防空洞”的生產與生活,讓觀眾在觀覽中了解抗戰時期的防空洞生活,感悟城市精神。
十八梯大隧道遺址紀念館將在原隧道舊址上(較場口大隧道下方的十八梯大隧道內)修建,展陳面積約600平方米。該紀念館以“防空洞”為核心,從“防空洞的建設起因—防空洞的建設過程—防空洞裡的生產生活—防空洞的戰時作用”四個方面講述防空洞裡的重慶記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主題場景規劃及情境設計,館內還運用多媒體投影視頻、聲光電互動演繹等方式,將歷史文化與城市記憶自然結合,真實再現那段艱難歲月,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戰時重慶人民不屈的靈魂以及艱苦斗爭中仍然旺盛的生命力,展現重慶城市精神。
目前十八梯大隧道遺址紀念館正在加緊修建中,擬於今年9月與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一期開業同期對外開放。
建設提速
預計下半年一期正式開街
除了打造十八梯大隧道遺址紀念館,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內還將建設“天風琴社”“較場攬勝”“古井春風”“黃葛挂月”“大巷聽更”等在內的,包含自然風貌、藝術景觀、歷史展陳、市井風貌四大板塊十八個人文景點,並稱為“十八景”。這些景點將重慶光輝歷史、母城記憶、城市文化濃縮呈現,讓更多人在這裡更直觀、生動的了解十八梯、了解重慶歷史。
那麼,十八梯目前建設進度如何?何時可以與大眾見面?
十八梯項目包括ABCDE五個區域,共設傳統文化體驗區、國潮文創體驗區、國際交流中心、生活方式中心等四大功能區域。
重慶十八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鐘飛鵬介紹,十八梯ABCD區主體結構已封頂,其中ABC區外裝施工、室外管網已完成,園林景觀完成60%。簽約商戶已陸續進場裝修,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對外開街。D區外裝施工已完成70%,預計年底前開放﹔同時,E區也在加快建設中,商業結構施工已完成90%,預計明年上半年對外開街。
依托“母城”渝中區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致力於集成和發展現代文化旅游產業,十八梯將被打造成面向國際的文化展示窗口,成為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項目同時將融合商、景、旅、文四大功能於一體,在區域內展現重慶八百年的文化生活全景,真實打造強體驗性的文旅商業示范基地。
新聞延伸
創新文旅商業 發展“首店經濟”
開放后的十八梯,在商業業態方面有何特點?又將如何幫助解放碑商圈實現客群流量的有效消費轉化?重慶十八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商業副總經理王睿在接受採訪時,就提到了創新文旅商業。
在王睿看來,解放碑商圈從區位、交通、地位、能級、歷史、人流等多方面來看,均擁有重慶最佳的資源條件,發展基礎優渥。同時正經歷著著商業消費轉型升級階段,“解放碑商圈的城市綜合型商業項目對旅游人群的消費轉化有限,需要進一步提升商圈多元化商業發展,擴展消費轉化渠道。”他談道,需要通過創新文旅商業提升實現客群流量的有效消費轉化。十八梯作為渝中文旅商業名片項目,或將成為破局關鍵。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除了對歷史及人文的充分挖掘,在招商過程中也尤其注重業態與地塊風貌、歷史文化的匹配,目前一期(A、B、C區)招商工作接近收尾,招商率達到95%。
“一期的招商品牌,如果從數量看,首店佔到8%﹔如果從面積上看,首店佔了四分之一。”王睿表示,在鼓勵性業態方面,就突出新特首店。發展“首店經濟”,既能通過首店的聚集帶動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也可實現消費結構的升級和城市功能的轉型。
另一方面,則以城市為靈感打造“城市限定店”。王睿解釋,這類店鋪已經是地區成熟經營品牌,結合十八梯城市會客廳的特征,做出品牌優化和創新,也能引發消費者強烈共鳴。據他觀察,隨著越來越多“網紅城市”的興起,實體商業借助“城市限定”圈粉正成為高頻營銷事件。此外,入駐十八梯的品牌中,還有一類“文化融入店”,這些商戶主要為中小個體品牌,不過卻可以讓消費者能夠感受到十八梯特有的IP和文化。
據透露,目前一期各業態近七十余家品牌已完成簽約,其中近二十家品牌已開始有序進場裝修,項目一期擬於今年下半年對外開街。 記者 談書(來源:重慶商報)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