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琅委員:建議將心肺復蘇急救納入中小學課程

2020年01月10日12:32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重慶市政協委員饒琅。 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10日電(劉政寧、姚於) “我曾經也是一名專業運動員,從事體育這麼多年,從朱剛到維維安·福再到阿斯托裡,心臟驟停這個惡魔從來都離我們很近,只是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政協重慶市五屆三次會議上,重慶市政協委員饒琅提出了《將心肺復蘇急救寫進中小學必修課程及普及到各個體育行業的建議》。

  “高以翔的不幸發生一個多月了,我想起了以前四川男排的優秀運動員朱剛,也是因心臟驟停離我們遠去,當時我也在體工隊,大家眼睜睜地看著他倒下。”提及過往,饒琅有些傷感,“如果當時現場有人立即採取心肺復蘇,抓住這寶貴的4分鐘時間,說不定就能挽救回一個優秀運動員的生命。”

  “心臟驟停是一項死亡率極高的疾病,‘黃金4分鐘’特別重要,因為超過4分鐘后,人的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如果時間在10分鐘以上,即使病人搶救過來也可能是植物人。”饒琅表示,很多時候醫生無法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雖然現在公共場合也逐漸在鋪設AED自動體外除顫器,但仍少有人會使用。

  “寶貴的4分鐘,千鈞一發,往往因為缺乏相關知識而被耽誤。所以我建議將急救培訓列進中小學課程,並普及到體育各行業中,讓更多人掌握這門技能,以點帶面,逐步推廣,急救技能掌握者越來越多,那心臟驟停這樣的病魔將愈發弱小。”作為國際級跳水裁判員,饒琅也對國外急救技能學習環境進行了調查,“資料顯示,在歐美國家接受過心肺復蘇技術培訓的人數基數巨大,而在我國,急救技能普及率還非常低。”

  “可以在學校中應開設急救課,將學生群體作為普及急救知識的切入點,普及基本急救技能﹔同時,也可以在體育行業及各運動隊中開展急救培訓,畢竟運動員群體是心臟驟停的高危群體,遭遇突發情況時可以互相進行救助。”饒琅建議,還可以鼓勵引導一定比例的教師取得應急救護專業資質。從事各項教練行業的人員,也應具備急救知識及資格。同時,針對學生不同年級不同階段的需求,應編寫不同教案並推廣,“在學校、運動員訓練場等公共場所,也應要求配備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提供齊備的安全保障。”

(責編:陳易、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