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2月13日電 “我今天中午吃的大蒜燒魚、魔芋燒鴨、干煸四季豆、油渣蓮白,還有紫菜蛋花湯。環境好吃得也好,我在這兒住個十幾天,出去了怕是要胖成球!”12日下午,在江北區一隔離房內,隔離留觀的李女士正通過微信視頻和閨蜜“吐槽”。
李女士說,她從湖北返渝,已被隔離7天。隔離點上的工作人員服務周到,自己在這裡看看電視,打打游戲,不覺得無聊。
“元宵節那天,不能跟家人團聚本來有些失落,沒想到還給我們送來了湯圓,心裡很感動。”李女士說。
另一間房內,已結束隔離觀察的陳女士和母親,在離開時留下了一封感謝信。
陳女士及其母親是武漢人,疫情發生后,正結束出國旅游准備返家的他們無法回家,在重慶中轉時滯留於此。
感謝信中寫到,在入住隔離點后,工作人員和醫生不辭辛苦,給予她和母親最細心的照顧。雖然沒能回家,但是重慶江北的工作人員給了她們極大的安慰。
不止是上述地方,目前,江北區在各隔離點,均為被隔離者提供24小時“保姆式”服務。
“陳老師,麻煩你幫我買兩本書。”“陳老師,我的手機充電器壞了,能不能幫我買一個?”這些天,鐵山坪街道工作人員陳濤在隔離點擔任后勤保障,隔離人員有什麼需要幫忙,就會直接給他打電話。
據了解,為保障好集中隔離點的各項工作,江北區在每個隔離點落實專人免費提供營養餐配送、代購物品等服務。
同時,注重人文關懷,全程提供免費食宿、書報、wifi、網絡電視等文化娛樂設施和服務。
醫護人員則每日兩次與隔離者進行電話交流,了解其所思所想所需,運用微信、QQ等方式疏導溝通,增強戰勝病困的信心。
江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隔離點不僅能滿足現有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需要,確保應收盡收,又能為復產復工后集中隔離和疫情動態變化做好充分准備。(劉政寧、謝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