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重慶時刻系列報道

這家醫院派出了“最強陣容”支援武漢

彭國威 陳琦

2020年03月06日17:44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為第一支在病區建立臨時ICU的醫療隊  院方供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2月13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一院)160名醫護人員作為重慶市第八批援湖北醫療隊到達武漢,以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的第10、11重症病區。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這支160人的醫療隊在武漢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已經連續奮戰20余天。截至3月3日,重醫附一院援武漢國家醫療隊共收治重症新冠肺炎病人83人,已治愈出院24人。

     建立病區臨時ICU

  在“應治盡治”的當下,武漢最驚心動魄的主戰場已逐漸轉移至重症病區,這裡的戰斗,很多時候都是始料未及的“遭遇戰”。

  “隻能插管上呼吸機搶救,轉入ICU(重症監護室)了。”2月21日,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10病區,來自重醫附一院的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王璞,眼看一個81歲的婆婆血氧飽和度一掉再掉,焦急地喊道。

  “監護室已經沒有病床了。”電話過去隻有無奈的答復。

  怎麼辦?

  “馬上建立臨時ICU,准備插管救治……”關鍵時刻,醫療隊隊長、重醫附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發春教授一聲令下。

  當天下午,在醫療隊領隊、重醫附一院副院長肖明朝指揮協調下,兩台有創呼吸機迅速到位,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米潔則落實相關必須物品、抽調具備資深ICU管理經驗的護理隊員到場,不到20分鐘,就完成臨時ICU正式運行前的各項准備工作。

  重醫附一院醫療隊也成為10支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的醫療隊中,第一支成功建立病區臨時ICU的醫療隊。

  “醫院現有的ICU已經很飽和,呼吸支持是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重中之重的措施,我們從一開始就做好了隨時在自己病區建立臨時ICU來搶救危重患者的准備。”周發春說,為此,作為團隊負責人的肖明朝、周發春和米潔,從接管病區開始就展開多次論証,反復與武漢市第一醫院協調籌建病區ICU相關事宜。


醫療隊商討患者救治方案  院方供圖

  醫生的技術水平,是組建臨時ICU的關鍵。“為了給患者帶去更多生的希望,我們把醫院重症醫學科、感染科、呼吸內科、胸外科、麻醉科、心血管內科、中醫科等20多個科室的‘最強陣容’都派過來了。”肖明朝說。

  正因為此,2月26日,醫療隊還協助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一位71歲的女性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成功實施首例ECMO(體外膜肺,俗稱“人工肺”)治療。

  “這是重慶市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武漢實施的首例體外膜肺救治新冠狀肺炎患者,也是武漢市第一醫院開展的第一例。”肖明朝說,體外膜肺就是在患者體外再安裝一個“人工心肺”,讓患者的心、肺得到休息,從而為肺功能的恢復贏得時間。ECMO技術要求非常高、風險大,操作復雜,需要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是體現一家醫院,甚至一個地區重症急救水平的頂尖的高級生命支持技術。

  心理干預打開病人“心扉”

  來到武漢后,肖明朝就提出,要盡快建立心理干預小組,一方面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另一方面對一線醫護人員進行心理減壓。

  參加過汶川地震等重大救援工作的肖明朝並不是臨時起意,“面對災難,很多人會出現失眠、焦慮、抑郁等,通過心理治療加速整體康復十分重要。”出征時,他特意帶上了經驗豐富,曾參加過尼泊爾地震救治的精神心理專家李靜教授等人。

  在肖明朝的建議下,2月18日,武漢市第一醫院聯合前來支援的重醫附一院、江蘇省人民醫院等10支醫療隊組建了“圓夢心理睡眠聯合干預工作組”,為患者和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危機干預、心理疏導和睡眠障礙干預。

  “我還有個2歲的孩子,我不想自己有什麼事情。”李靜遇到過一個40多歲的病人,在聊天中,他獲悉,這個男子怕在醫院被重症病人傳染,整天不吃不喝不睡,無所適從。

       “家裡有那麼乖的小寶貝,回去很容易傳染給家人,這個你肯定也不願意看到......”李靜一方面耐心地聽,一方面有的放矢地進行開導,“同病房的都是新冠肺炎,不存在交叉感染的情況。”

  幾天后,男子的心結總算打開。“這名患者現在已經出院回家了。”李靜說。

  “我們14日下午6點正式接收病人,不到3個小時,就有70個病人被送過來,面對高強度、高壓力、高風險,所有一線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同樣很大,做好‘家人’的心理干預同樣重要。”肖明朝說,“這些醫護人員個個都是醫院的‘寶貝’,被我帶到武漢來了,等疫情結束后,我得一個不少地領回家。”


專家對重症病人進行查房  院方供圖  

  考慮到新冠肺炎的傳染性,整個心理干預工作採取“線上+線下”模式,主動參與進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僅我們就完成了1611人的睡眠心理測評和統計分析工作,完成120例一對一的心理治療。”李靜說,截至目前,還開展了五期共70人參與的戰時巴林特活動,完成35例心理危機干預,開展4場線上疫情相關講座,獲得一致好評。

  中西醫結合治療獲院士“點贊”

  在與新冠肺炎的斗爭中,中西醫結合治療顯現出獨特的優勢。

  “這是醫生專門您你開的中藥,一定要熱一下喝。”

  “好的,謝謝!”......每天,醫療隊所在的病房,都能見到這樣的溫馨一幕。

  到達武漢后,周發春就一再強調,要中西醫結合治療,提高救治成功率,減少向危重症轉化及死亡率。

  收治病人第二天,醫療隊就採用“西藥+中成藥+中藥煎劑”的方法進行治療,成為10支醫療隊中第一支採用中藥煎劑治療的醫療隊。

  周國慶是重醫附一院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這些天,他已經給病人開具了近200張處方。“根據病人狀況,每個病人每3天左右換一次處方。”3月3日下午,剛從醫院出艙的周國慶說,“採用中西藥結合療法后,我所在的11區至今沒有一個重症轉到危重症,更沒有出現一個病人死亡。”

  中西醫結合科藍燕護師看到多數病人焦慮,失眠,自費在網上購買做耳針所需要器材,做中醫傳統耳針治療,改善患者焦慮失眠狀態。

  經過全體努力,醫療隊中藥煎劑治療達到100%,達到國家要求的標准,並開始開展中醫特色治療。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到重醫附一院重症病區及ICU病區進行中醫查房時,不僅用心指導了這裡的中醫工作,還對重醫模式給予了高度好評。

(責編:陳琦、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