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重慶市中心城區交通發展年度報告出爐

2020年05月19日16:57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人民網重慶5月19日電(胡虹、黃軍)日前,由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牽頭,各相關部門企業共同參與,重慶市交通規劃研究院承擔編制的2019年度《重慶市中心城區交通發展年度報告》已全面完成。

  2019年,《重慶市城市提升行動計劃》繼續加速推進。大數據驅動下的交通供給側結構不斷優化,智能化精細化交通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在機動化出行快速增長的壓力下,“公交優先”戰略得到進一步加強,公共交通機動化分擔率持續上升,城市對外通道建設加速,開放能力不斷提升。

  2019年重慶軌道交通進出站量最大的是哪個站?公共交通日均運送多少人在重慶城中穿梭?對外交通運輸結構得到了哪些優化?開放能力有哪些提升?大數據帶你解讀。

  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供給結構持續優化

  ● 軌道

  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線路8條,運營裡程328.5千米。新開通軌道交通線路一號線尖璧段、環線西南半環(海峽路至二郎段),新增裡程15.1千米。在建軌道交通線路11條(段),共計227千米。

  ● 公共汽車

  公共汽車運營線路條數799條,同比增加22條。公交優先道161千米。

  2019年市公交集團新開調整68路、69路、10路、28路4條快速骨干線路,“快、主、支、微”常規分層公交體系正在形成﹔

  面對固定通勤、上學接送、特殊量少的出行需求開行特需公交、定制公交、校巴等多樣化多層次的公交服務﹔

  面對本外地游客,發行了“都市觀光?漫游重慶”套票,可持套票乘坐20余條觀光巴士、機場快車、高鐵快車線路,實現無縫換乘,將旅游熱門景點與高鐵站、機場等重要交通口岸、商圈有機連為一體。

  ● 軌道公交換乘

  2019年軌道與公交換乘量為48萬人次,也就是說每100個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中有7個人要進行換乘。

  為提升市民乘坐軌道公交換乘的體驗,開展了“軌道與地面公交換乘整體提升工作”,力爭軌道站點周邊公交換乘距離縮短至50米以內。預計6月底重慶將新投用43個公交軌道換乘站,屆時新投用的換乘站總數將達到94個,市民軌道公交換乘將更方便。

  ● 輔助型公共交通

  中心城區現有越江索道1條、輪渡線路3條,公共電梯扶梯2處,每天服務城市居民及游客4.03萬人次。

  ● 城市道路

  中心城區城市道路5327.8千米,同比新增235.2千米。新增次支道路159.9千米,佔新增道路總裡程的68%。

  2019年5月,武江路建成通車,該道路西接雙碑大橋、東接江北南橋寺片區,同時從大竹林、冉家壩等片區前往大學城的車輛不用繞道石馬河立交。12月31日千厮門隧道正式通車,此隧道牽手兩橋、連通兩江、串聯江北嘴、解放碑、彈子石三大中央商務區,從江北嘴到南岸上新街開車最快隻需五分鐘。

  ● 橋梁隧道

  中心城區跨兩江道路橋梁29座,白居寺大橋、郭家沱大橋、紅岩村大橋、曾家岩大橋、禮嘉大橋、蔡家大橋、水土嘉陵江大橋座7座橋梁正在建設。

  穿兩山道路隧道17座,龍洲灣隧道建成通車,龍興隧道、土主隧道正在建設。

  ● 停車設施及其他

  停車場(點)5508處,共176.1萬個停車位,同比增加15.8%。立體人行過街設施825座,新建成30座。

  智能化精細化交通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 管理設施

  中心城區交通管理設施中,交通信號燈2075處,同比增加545處,卡口801處,同比增加27處。

  ● 管理措施

  開展交通組織優化86處,其中多車道匯入信號控制16處,定向車道8處,單向交通14處,其他48處。

  ● 智博會

  2019年智博會期間日均觀展14萬人次,精細化的交通管理為出行保障中發揮了支撐作用。在智博會期間通過採用實施預約停車制,鼓勵乘坐公共交通,結合圍軌道站設置P+R,設置會展專用道等措施,將觀展出行中公共交通分擔比例擴大到80%,為市民觀展的暢通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市交通運行水平繼續優化

  ● 客運構成

  中心城區機動交通工具日均服務客運量1385.5萬乘次,同比增長4.3%。穿中梁山日均機動化出行量60.4萬人次,同比增長16.3%。

  ● 公共交通客運量

  2019年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772.4萬乘次,同比增長5.5%。居民機動化出行分擔率中,公共交通方式佔比58.5%,在2018年基礎上又繼續提升0.1個百分點。

  ● 軌道

  隨著中心城區軌道基本成網,越來越多的市民乘坐軌道交通出行。軌道年日均客運量285.4萬乘次,同比增長21.4%。其中年日均換乘量92.1萬乘次,同比增長35.0%。

  軌道進出站客流排名前十的站點同比增加較多的站點為小什字、沙坪壩、觀音橋。隨著軌道環線開通成網,兩路口、紅旗河溝換乘量逐漸下降、站內擁擠程度同比緩解。

  軌道線網高峰小時處於擁擠狀態的區段長度31.1千米(高峰小時車廂立席密度超過5人/平方米),同比減少3.1千米,減少的區段為六號線紅旗河溝至花卉園、冉家壩至光電園段。

  ● 公共汽車

  公共汽車年日均客運量483萬人次。公共汽車客流較大的站點為會展中心、楊家坪、大廟、制藥三廠等。

  ● 機動車及道路運行

  中心城區機動車擁有量191.5萬輛,汽車工作日日均行駛總裡程4819.5萬車公裡。

  運行方面,工作日中心城區干路網高峰車速22.9千米/小時,同比下降0.2千米/小時。

  周末市民出行頻率同比增加,小汽車出車率73.8%,接近工作日74.1%的出車率,五大商圈以及熱門景區周邊道路運行壓力增加。

  對外交通加速建設,運輸結構不斷優化

  ● 鐵路

  全市鐵路營業總裡程2394公裡,其中高速鐵路營業裡程492公裡。黔張常鐵路投入運營,渝昆高鐵(重慶段)開工建設,渝湘高鐵(中心城區至黔江段)、鄭萬高鐵、涪懷二線、樞紐東環線等線路建設正在開展。

  中心城區鐵路年旅客發送量5464萬人次,其中僅發往成都旅客851萬人次,約佔全年旅客發送量近兩成。

  ● 公路

  全市公路通車裡程17.4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通車總裡程3235公裡。G8515潼南至榮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安康至來鳳高速公路(奉節至渝鄂界段)、巫溪至開州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復線、渝湘高速擴能等445公裡項目新開工建設,952公裡續建項目建設正在開展。

  ● 航空

  2019年巫山機場正式通航。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發送量4478.7萬人次,同比增長7.7%,年旅客發送量繼續位居全國第九,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第一。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重慶機場集團供圖● 水運

  全市水運年貨運量2.11億噸、貨運周轉量2453億噸公裡,分別同比增長8.4%、9.6%。果園港口岸正式開放,2019年果園港吞吐貨物量1388.7萬噸,同比增長22.1%,集裝箱量35.6萬噸,同比增長

  開放能力不斷提升

  2019年8月15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准,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9年11月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2019-2035),打造引領內陸開放的國際航空樞紐。截至2019年底,江北國際機場“國際轉國際”空空中轉貨運業務正式開通,國際航線同比新增13條,增至91條。

  2019年江北國際機場新增的國際朋友圈為:仰光、萬象、曼德勒、琅勃拉邦、哈恩、亞的斯亞貝巴、德裡、沖繩、布達佩斯、聖地亞哥、聖保羅、富國島。

  2019年果園港口岸正式開放,重慶上海兩地試點開行“滬渝直達快線”,截至2019年底共開行315艘次,運輸集裝箱8.6萬標准箱,上下水所需時間比開行快線前優化了四成以上。

  2019年國際聯運方面運輸集裝箱共計18.25萬標准箱,同比增加21.5%。

  新聞多一點》》中心城區穿山跨江的秘密

  重慶是一座山水相隔的城市,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正是由於這種獨特的城市格局,市民的日常出行須以橋隧代路,穿山跨江的交通出行融入了每一個重慶人的日常生活。

  根據《交通年報》,發現2019年每天穿山跨江的出行比例佔到中心城區全部出行的近一半。可以形象的比喻,每一個中心城區家庭每天平均有一個人的出行是穿山或是跨江。

  通過交通大數據,一起來看看在重慶穿山跨江出行的秘密。

  內環以內跨江出行軌道分擔率上升,公共汽車、小汽車及出租車分擔率下降。

  內環以內跨江出行中,軌道分擔率28.5%,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公共汽車分擔率17.5%,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小汽車及出租車分擔率54%,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隨著軌道逐漸成網,集約化的軌道交通出行逐漸成為市民在內環以內出行的首選。

  穿中梁山出行量快速增長,軌道與公共汽車分擔率下降,小汽車及出租車分擔率快速上升。

  隨著高新區的成立西部槽谷的加快發展,穿中梁山的出行快速增長,根據大數據監測,2019年日均穿中梁山出行量60.4萬人次,同比增加8.5萬人次,增長16.3%。其中小汽車及出租車分擔率56.6%,同比上升10.5個百分點,軌道分擔率31.9%,同比下降5.2個百分點,公共汽車分擔率11.5%,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

  以雙碑隧道為例,每天12.9萬車輛通過它來往於中西部槽谷,隨著雙碑隧道的建成,從北部區域到西部槽谷,中梁山已不是市民出行的主要阻礙了。同時為緩解近期雙碑隧道、大學城隧道等穿山隧道的擁堵土主隧道正在加快建設,近期還有更多的隧道納入相關的建設計劃,預計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往返中西部槽谷的通行能力。

  穿銅鑼山出行中軌道分擔率上升,公共汽車、小汽車及出租車分擔率下降。

  穿銅鑼山出行中,軌道分擔率26.3%,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公共汽車分擔率24.5%,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小汽車及出租車分擔率49.2%,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

  可以看出,穿銅鑼山出行中公共交通發揮了主體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穿銅鑼山的壓力,其中軌道上升趨勢較為明顯,帶動公共交通分擔率仍上升了0.9個百分點。

  城市橋梁隧道的建設對於城市空間格局的形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近年的情況來看,軌道交通在穿山跨江中的作用逐步凸顯,近年橋梁建設重心已轉向更為集約、綠色、高效的軌道專用橋梁及路軌共用橋梁。

(責編:胡虹、劉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