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沒?今年的蚊子比去年少
重慶開展的病媒生物防制“功不可沒”
7月3日吃完晚飯,周道慧像往常一樣下樓散步。和往年不一樣的是,她不用換長褲了,“今年蚊子少多了,不得遭咬一腿的包。”
周道慧家住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東正社區,雖然是開放式社區,卻很干淨,即使是樓道角落,也看不到垃圾和積水。
這樣的變化得益於該社區開展的病媒生物防制。作為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舉措之一,病媒生物防制防的是什麼?難點在哪?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
1病媒生物
從最初的“四害”到傳播疾病的多種生物
什麼是病媒生物?市疾控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所所長季恆青介紹,病媒生物指的是能傳播疾病的生物,主要包括蚊、蠅、蟑螂、鼠、蚤、蜱、螨、臭虫、白蛉等多種生物,其中蚊、蠅、蟑螂、鼠即俗稱的“四害”。
“上個世紀50年代,重慶掀起愛國衛生運動,‘除四害’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原市愛衛辦專職副主任徐世樟介紹,據《四川省志·醫藥衛生志》記載,1956年至1957年,重慶市進行了鼠類抽樣調查,發現有黃胸鼠等13種,市中區以溝鼠為最多。為了滅鼠,全市抽調了數十名衛生、工程技術人員,按市、區、街道辦事處逐級進行技術訓練,各街道、基層單位等紛紛利用報告會、誓師會、展覽會、座談會、黑板報、廣播、演唱、標語、漫畫等方式宣傳老鼠的危害和滅鼠的方法,並發動了95%以上的群眾積極參加滅鼠。
“之所以要開展病媒生物防制,不僅是因為它們偷吃糧食、咬壞物品、叮咬吸血、影響環境衛生,關鍵還在於它們可以傳播鼠疫、出血熱、鉤體病、登革熱、瘧疾、流行性乙性腦炎、黃熱病等一系列嚴重的傳染病。”季恆青說,尤其是夏季,是登革熱等虫媒傳染病流行的高峰。
來自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報告顯示,2019年以前,我市僅有散在登革熱輸入性病例報告,但去年首次發生登革熱本地疫情。
“登革熱防控難度較大,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讓病媒生物防制顯得更為迫切。”季恆青說。
2專業消殺
今年4月以來整治孳生場地7.2萬處
事實上,作為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一環,重慶一直高度重視病媒生物防制。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我們就要求各區縣大力整治環境,發動群眾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登革熱疫情疊加發生的風險。”市衛生健康委愛衛處處長李彤說,我市還將“滅蚊阻疫”病媒生物防制行動作為今年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內容,既動員群眾自己動手清理死角、清除積水、翻盆倒罐,又組織專業防制隊伍開展專業化消殺。
今年4月以來,各區縣以環境衛生整治為主,物理、化學消殺為輔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共整治孳生場地7.2萬處。
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東正社區是老舊社區,植被較好,蚊虫也多。為此,今年2月,社區在公共外環境安裝了30個太陽能滅蚊燈,防控登革熱流行與傳播。社區還成立了環境督導小組,由樓棟長、黨員志願者組成,經常在轄區轉悠,一旦發現問題就及時勸阻、整改。
不僅是東正社區,為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在環境治理的基礎上,大渡口在轄區五街三鎮公共外環境共安裝620個太陽能滅蚊燈,確保了滅蚊防蚊效果。
“你看,我在手機上能看到所有鼠餌站的位置,不會遺漏任何一個鼠餌站。”7月1日,在九龍坡區二郎街道迎賓路社區鋼球小區,重慶市利銘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廖衍倫正在布放鼠餌站。在更換鼠餌后,他將圖片、數據上傳至系統,可視化的鼠餌站分布圖也隨之更新。
這是九龍坡區衛生健康委打造的數字化病媒生物防制系統,將病媒生物防制服務搬到線上。“今后,鼠餌站還將變得智能化,採集老鼠密度等信息,為衛生健康部門分析研判鼠患風險、優化鼠餌站布放、制定病媒生物防制策略,提供大數據支撐。”九龍坡區衛生健康委愛衛科科長伍玫說,居民隻需掃一掃二維碼,還能查看病媒生物防制的電子工作報告,讓群眾能關注和參與病媒生物防制。
來自市衛生健康委資料顯示,我市已建立覆蓋全市所有區縣的病媒生物防制監測網絡體系,每月開展病媒生物密度監測,及時掌握病媒生物的密度變化情況,並根據監測結果對虫媒鼠傳疾病發生風險及時預警。
3任重道遠
病媒生物防制需市民廣泛參與
“現在環境好了,蚊子也少了。”對社區的變化,67歲的周道慧豎起了大拇指。她今年當起志願者,向群眾宣傳病媒生物防制知識,“你屋頭的泡菜壇子要勤換水喲,花盆裡的積水也要及時清理。”周道慧是個熱心腸,她還會定期清理太陽能滅蚊燈裡的蚊虫。
來自市疾控中心的數據印証了周道慧的說法。今年我市誘蚊燈法監測成蚊數據顯示,4月成蚊密度為1.76隻/(燈·夜),低於去年同期的2.3隻/(燈·夜)﹔5月成蚊密度為2.94隻/(燈·夜),低於去年同期的3.61隻/(燈·夜)。6月已統計區縣的成蚊密度為4.9隻/(燈·夜),低於去年同期的5.74隻/(燈·夜)。
“今年四五月雨水較多,整體溫度比往年低一些,會影響蚊虫的繁殖速度﹔另外,今年暴雨多,水流會對積水容器等蚊虫孳生場所形成一定的沖刷作用,對蚊虫幼虫孳生反而不利。”季恆青說,這也與重慶發動群眾開展病媒生物防制有關,比如及時清理盆景托盤、泡菜壇、花瓶、水槽等,防止蚊虫產卵繁殖。
“不過,病媒生物防制是一項長期工作,難也難在發動群眾上。”季恆青說,現代人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加上不了解及不重視病媒生物帶來的危害,群眾參與度有待提高。
記者在街頭隨機調查了50名市民,約一半的人不清楚病媒生物是什麼,對於管好家中積水、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等衛生大掃除,約三成人表示太忙,沒時間參與。
季恆青提醒,近期重慶連降暴雨,暴雨過后會形成很多積水,極易孳生蚊虫。天氣轉晴后,要大力清除積水,防止蚊虫密度升高。
我市誘蚊燈法監測成蚊密度數據>>>
今年4月
1.76隻/(燈·夜)去年同期 2.3隻/(燈·夜)
今年5月
2.94隻/(燈·夜)去年同期3.61隻/(燈·夜)
今年6月
4.9隻/(燈·夜) 去年同期5.74隻/(燈·夜)
(已統計區縣)
資料來源/市疾控中心
本報記者 李珩 王麗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