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渝北區全面落實暖企紓困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圖為二月十八日,長安汽車渝北工廠正式復工,工人在流水線上忙碌。記者 巨建兵 攝\視覺重慶
編者按
8月1日,我市召開2020年區縣半年度經濟工作視頻交流會,以“雙晒會”的形式,讓41個區縣(開發區)集體亮相,既晒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和亮點,又晒抓經濟工作的方法和特點,互學互鑒、互促互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各區縣積極應對大戰大考,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經濟恢復、防汛救災、脫貧攻堅等硬仗,主要經濟指標好於預期,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今日起,本報根據本次會議精神,分別以“基本盤”“增長點”“新格局”為關鍵詞,對各區縣上半年的亮點工作和下半年的目標打算進行梳理、集納。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如何積極應對大戰大考?上半年,各區縣打出“組合拳”,千方百計穩住市場主體、保障基本民生、管控重大風險,全力穩住“基本盤”,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主要經濟指標加速回升。
保市場主體,讓企業輕裝上陣
保市場主體作為落實“六保”任務的關鍵一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市各區縣想方設法,落實好惠企政策,解決好企業難題,改善營商環境,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
作為重慶經濟體量最大區縣之一,渝北區全面落實國家和市級暖企紓困政策,出台“區10條”,安排2.6億元財政資金幫助企業渡難關,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7億元,辦理續貸35億元,發放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13.6億元,全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我們派出了320名復工復產指導員駐企精准指導﹔推動長安系200余家產業鏈供應鏈企業以最快速度全面復工復產﹔開展消費促進季活動,發放2000萬元消費券,有力提振了消費信心。”渝北區負責人表示,一系列措施減輕了企業負擔,釋放了產業活力——今年上半年,渝北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增長4.3%和6.5%,扭轉了下滑勢頭。
萬州區是重慶所有區縣中,疫情防控任務最重、救治人數最多、受影響時間最長的一個,該區上半年的經濟表現頗受關注。“我們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力恢復經濟社會發展。”該區負責人介紹,經過全區上下的持續努力,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建筑業增加值、零售業銷售額等主要行業降幅大幅收窄,部分領域實現了正向增長,為下半年的企穩回升奠定了基礎。
疫情防控取得“零確診”成績的北碚和南川,化疫情之“危”為發展之“機”,區級領導挂帥定點攻堅,一對一幫扶重點企業,派出特派員,為企業紓困解難。其中,北碚區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1300余個,爭取信貸、補助資金15億元﹔南川區每周調度融資工作,重點項目融資到位102.6億元、增長50%,新增中小微企業貸款41.3億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第一時間開通返崗班車、開放景區和大型商場,3月中旬重點項目、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為全區經濟恢復性增長贏得先機。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梁平區將2020年作為營商環境建設年,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積極培育“辦事不求人,辦成事不找人”的營商文化。上半年,梁平新增市場主體數增長134%﹔墊江縣則推出了“墊小二”企服系統,市場主體享受各類資金支持20億元。
保基本民生,千方百計守護百姓“幸福感”
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保基本民生是“六保”的重要內容。民生連著民心,關系著人民群眾基本生活。
今年上半年,南岸區著力補齊全面小康短板、切實兜住民生底線,發放臨時生活補貼640余萬元,惠及困難群眾4.5萬人次。與此同時,推動傳統商圈提檔升級,2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惠及居民1.9萬戶,集中整治33個農貿市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榮獲國務院督查獎勵。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面對疫情影響,各區縣多措並舉,千方百計穩住就業基本盤。
雲陽縣既是我市的人口大縣,也是勞務輸出大縣。今年上半年,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到農民工返崗復工服務保障,該縣打出政策“組合拳”,統籌打好“戰疫”“戰貧”兩場硬仗,交出了45.9萬農民工應返盡返、全面就業的滿意答卷。與此同時,大力實施“萬人返鄉百億創業”行動計劃,新培育市場主體5199戶,新增城鎮就業3228人。
“倉裡有糧,心中不慌”,農業無疑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盤,對我市來說尤其如此。作為全市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潼南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有序組織春耕生產,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種進度達到100%,夏糧產量不降反增。
此外,該區鞏固糧油、生豬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壯大蔬菜、檸檬、油菜、小龍蝦、花椒產業“五朵金花”:蔬菜58.52萬畝、產量110.2萬噸,與去年同期持平﹔油菜產量3.8萬噸,增長4.11%﹔生豬出欄35.2萬頭,增長8.4%﹔漁業5.89萬畝、產量1.51萬噸,增長7.5%﹔花椒8.4萬畝、產量1.3萬噸,增長236.4%。
臍橙是春節前后大量上市的重慶特色水果,受疫情影響較為直接。臍橙大縣奉節完善以柑橘為核心的50億級特色水果產業鏈,實施了萬噸臍橙進廣東、進山東計劃,農超對接企業突破1000家,上半年銷售臍橙33萬噸,綜合產值達32.3億元,讓臍橙繼續成為當地果農的“脫貧樹”“致富樹”。
穩住基本盤,必須打贏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戰原本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打贏的,前一階段疫情“搗亂”,更要強化擔當、一鼓作氣。酉陽縣扎實開展“百日大會戰”,動態清零“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累計實現3.4萬余戶近15萬人脫貧,130個貧困村全部銷號,貧困發生率降至0.5%﹔巫溪縣整合財政涉農資金8.1億元,爭取落實幫扶資金1.1億元用於脫貧攻堅,攻克最后堡壘,鞏固脫貧成果,剩余918戶2633人總體達到“三保障”標准。
管控重大風險,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保駕護航
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今年上半年,我市各區縣切實增強風險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有方、守土有效。
作為一個資源型城市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持續健康運行是萬盛經開區的工作重點。今年上半年,萬盛經開區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277.9億元、同比增長11.5%,網格化夯實基層社會治理,二季度群眾安全感指數達98.8%。
“通過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財稅金融平穩運行。”黔江區負責人表示,上半年該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84億元、增長1.88%﹔新增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金1100萬元,減稅降費2.3億元,投放貸款18.3億元,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重慶既是江城又是山城,地形地貌獨特,洪澇時有發生。尤其是今年6月以來,洪澇災害頻繁。
此次洪澇災害較嚴重的綦江區,加強風險辨識、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穩妥處置了1940年以來最大暴雨洪災,緊急疏散轉移近10萬人,實現了零傷亡,災后重建工作有序有力﹔
武隆區全力打好防汛救災主動戰,成功預警處置了“7·25”土地鄉中堡地災滑坡險情,全區未發生因汛因災導致人員傷亡和返貧致貧現象﹔
銅梁區抓實防汛救災7項制度,沒有1例因災死亡,同時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深化矛盾糾紛化存量控增量,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實現了“零發生”。
穩市場主體,確保了“基本盤”﹔保基本民生,讓民生底線有了托底﹔而管控重大風險,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加上了“安全閥”。
下一階段的經濟工作,既有基本面作為定盤星,又有各種積極因素疊加助力,隻要我們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保持定力,堅定信心,精准施策,就一定能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轉機,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本報首席記者 顏安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