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峽出平湖 攝/徐聖奎
一架架銀鷹承載著南來北往的游客,一輛輛貨車運載著綠色農產品從高速公路駛往城市,一艘艘貨輪從江海入港灣……晚秋時節,踏上高峽平湖巫山,看不盡景象翻新,道不盡滄桑巨變。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近年來,巫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著力建設渝東門戶綜合交通樞紐”目標任務,搶抓市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機遇,以路為先,精准規劃,在城鄉大地,逐漸勾勒出一幅連通成片、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體系建設圖。
昔日偏僻閉塞的山區,如今“高路入雲端”﹔過去艱難險阻的路途,今天已是“天塹變通途”。
通過近三年建設,一個以高速、高鐵為骨架、以國省道干線為支脈、以農村公路為血管、以內河航運為輔助、以航空為補充的“空鐵公水”多式聯運立體交通網絡正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大交通”格局正使巫山由全市交通末端逐漸升級為重慶向東開放“橋頭堡”,更成為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據了解,2019年該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億元、增長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6958元、10284元,增長8.1%、10.3%。
打通動脈
致力拉通“外暢網”
綜合交通樞紐顯雛形
2019年8月16日,隨著華夏航空G52685次航班穩穩地降落在巫山機場,巫山立體交通又一塊重要拼圖完美補齊。到如今已開通重慶—巫山、重慶—巫山—煙台、廣州—巫山、西安—巫山—海口等航線的這裡,已架起與世界的空中走廊。機場的建成投用,結束了巫山不通飛機的歷史,巫山縣與長三角、珠三角的民航通道被成功打開。
建設大交通,促進大發展。巫山縣委、縣政府多次強調,要搶抓交通強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機遇,以交通大提質,推動經濟大發展。
據巫山縣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近三年建設,鄭萬高鐵巫山段全速推進,2021年將圓“高鐵夢”﹔巫山至大昌高速今年底貫通,大昌至巫溪高速、奉(巫)建高速加快建設,巫官高速、江南高速前期有序推進,“十”字形鐵路網和“井”字形高速網正加快形成。國、省道油化率達100%,加上已建成的縣城古城碼頭、大昌旅游碼頭,加快建設的巫山港、大溪港、抱龍港,巫山正在成為全國少有的同時擁有長江黃金水道、鐵路、機場、高速公路的區縣。從此,大山裡豐富的林業資源、工業農林產品大量運往山外,而山外的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信息流、游客流也源源涌向這裡。
“如今巫山的交通區位優勢越發明顯,便利的交通縮短了時間和距離,也讓巫山脆李走出大山的路徑不再遙遠。”談到巫山的交通發展,去年剛和巫山簽訂了脆李採購協議的深圳點籌互聯網農業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重慶銷售分公司、陝西陳少軍商貿有限公司等負責人紛紛點贊。
而隨著“七橫三縱三港一場八環線八中心”立體交通網絡的不斷推進,制約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也徹底打破,渝東門戶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益顯現。對外交通環境的大改善,使巫山的集聚和輻射功能更加強勁,汩汩活水不斷涌來:僅在今年上半年就實現了招商引資集中簽約重大項目15個,實現簽約資金205.08億元。
擴張血管
著力編織“內聯網”
提檔升級?夯實發展之基
“村裡離縣城不過30多公裡,但在路修通之前,進城卻要4個小時,過去村民就靠種植土豆、玉米、紅薯這‘三大坨’過活。自從路通后,村民靠吃旅游飯,當年人均就增收了4000余元。”在巫山縣建平鄉黃岩村,村書記張德銀提起村級公路修通后全村的變化感慨不已。
在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中,如果說機場、高鐵、高速、國道、省道、水運是“大動脈”,那麼農村公路就是“毛細血管”。近三年來,巫山緊緊圍繞建設四好農村路的主題,奏響了農村公路大建設、大發展的華彩樂章。截至目前,三年行動計劃通組公路2176公裡,已完工2060公裡、在建116公裡。
暢通對內“毛細血管”還不止於此,在巫山,產業發展到哪裡,公路就修到哪裡。
以旅游產業為例。擁有獨特旅游資源的巫山,堅持“交通圍著旅游轉”的觀念,正持續推進便捷高效的快進快出慢游交通網絡打造。據巫山縣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打通對外通道的同時,該縣還不斷加快8條旅游大環線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旅游公路300公裡,預計年底將建成旅游公路600公裡。同時,堅持公路與景觀平台、旅游標識標牌、旅游綜合服務區、停車場、廁所、景觀綠化等旅游設施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已建成景觀公路250公裡,年底將建成景觀公路550公裡。配合著縣城“內環”“外環”建設,未來“1小時鄉鎮”“1小時城景通”“1小時景景通”將逐步變成現實。
而在農業方面,500多條農村公路環線3900公裡即將成網,今年底前實現通組通達率100%、通組通暢率90%。如今行走在巫山大大小小的山野鄉村,一條條整潔的水泥路在田野、山間延伸,農副產品走出去,生產資料運進來……
路好,一好百好。在巫山,四好農村路的建設帶火了一片片產業,不僅僅讓群眾吃上旅游飯,也讓大大小小的荒山荒坡變成了金山銀地,更讓一個個偏僻鄉村實現了美麗蝶變。
循環血液
全力筑牢“保障網”
互聯互通鋪就民心路
“過去要想去縣裡,需要步行幾個小時到鄉鎮去等班車,現在在家門口花幾塊錢就能坐上村村通客車去中轉,可方便了!”在竹賢鄉下庄村村口的公交站牌處,年過半百的村民楊亨香對交通的改變仍舊很激動
2018年2月,村村通開到了下庄村,每天一班客車,早上8點開往騾坪鎮,下午4點返程,正成為村裡重要交通方式。與此同時,在巫山全縣還有373個村子建成農村客運招呼站,已實現行政村通客車100%。從村社到鄉鎮,再到縣城……綠色、便捷、安全出行的交通運輸網絡日漸完善。
窺一斑而知全豹。近三年來,巫山的運輸服務保障能力正得到肉眼可見的持續增強。
據巫山縣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建強運輸網絡方面該縣不斷加大公路運輸場站建設力度,已開通縣城至巫山機場客運專線,正有序推進江東客運換乘中心、公路貨運物流中心建設,目前全縣道路運輸基礎設施規模快速增長,綜合運輸網絡進一步擴大,覆蓋全縣城鄉居民的客運網絡基本形成,城鄉客運一體化穩步推進﹔而在運輸功能提升方面,該縣則在國省道、縣鄉道、旅游環線、鄉村振興示范區高標准建設公路綜合服務區,完善停車、購物、休息、加油、如廁等功能,運輸服務水平和質量明顯提升,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擴大。
在運輸管護方面,探索實行“縣道專業化養護、鄉道公司化養護、村道鄉養村協助、組道村養組協助”管理模式,在全市率先將村社道路納入管護范圍,每年投入2400萬元資金用於農村公路養護,實現了農村公路養護率100%。
在運輸安全管理方面,堅持安全工作“一月一安排、一月一例會、季度一督查、季度一通報”,責任落實到位,以專項整治行動為載體,始終保持行業安全監管高壓態勢……
當好示范樣板 定好發展規劃
2019年底,重慶入選首批13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為給全市高水平建設交通強國試點提供有力支撐,巫山將圍繞建設交通強國示范城市樣板縣這一總體目標,分4個階段實現:
到2021年,基本建成渝東門戶綜合交通樞紐,初步構建暢通便捷、互聯互通、舒適安全、經濟綠色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奠定渝東門戶綜合交通樞紐地位。
到2025年,通過推進綜合交通立體化、智慧交通數字化、平安交通常態化、美麗交通生態化、運輸服務品質化、物流產業集群化、治理體系現代化、人才隊伍專業化的交通“八化”建設,初步實現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多種運輸方式融合發展,基礎設施通達水平、交通運輸服務質量、交通現代化治理水平明顯提升。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示范城市樣板縣,形成較完善的綜合交通網絡和綜合樞紐格局,基本實現交通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客貨運輸服務水平通過智慧化科技手段和現代化治理手段得到全面提升。
到2050年,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走在重慶前列的交通強國示范城市樣板縣,全面形成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交通運輸體系,交通發展全面引領經濟社會發展。
王琳琳 龍搏 諶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