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這是一雙為了夢想“能屈能伸”的手,展開時,將外賣送到千家萬戶﹔攥緊時,成為搏擊台上摧枯拉朽的拳頭。無論屈伸,都是為了生活和夢想“殺”開一條路。
他頂上頭盔,騎上摩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外賣小哥﹔而戴上拳套,走上擂台,又變身為一名職業拳擊手。收到外賣的顧客不會想到,這雙恭敬地遞給他們外賣的手,在拳台上攻勢凌厲、所向披靡﹔而台下的觀眾也不會想到,在拳台上揮舞的這雙有力的拳頭,平時將一份份外賣送到千家萬戶,並靠此收入來延續著他的夢想。他是重慶小伙周瑞東,不久前在WBA中國賽區次中量級比賽中拿下了拳王金腰帶,但他並不會滿足於此,拳王爭霸之路還會繼續走下去。而“外賣小哥”這個身份,或許還會在他職業拳擊的逐夢之路上,伴隨他很長時間。
打沙袋的手
22歲正式練拳擊 被12歲隊員打到鼻青臉腫
11月28日,一場特殊的拳擊比賽受到了全世界拳擊愛好者的廣泛關注。兩位前世界拳王——54歲的泰森和51歲的瓊斯,在美國洛杉磯斯台普斯中心激戰8回合。盡管兩位拳手年齡加起來超過百歲,但比賽場面緊張、激烈、刺激,充分展現了拳擊這項運動的魅力,為廣大拳迷奉獻了一場視覺盛宴,令人大飽眼福。
而此時,在重慶沙坪壩的一家拳擊訓練館裡,一位26歲的年輕人看著手機裡的比賽直播,緩緩站起身,戴上了拳擊手套,向沙袋走去。突然,年輕人沖天空大吼一聲:“他們都這把年紀了還在拼,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說著,雨點般的拳頭向沙袋招呼過去:嘭嘭嘭……
這個年輕人就是周瑞東,就在不到一個月前,他剛剛獲得了WBA中國賽區次中量級拳王金腰帶。而通過這場比賽,他更加堅定了自己在職業拳擊道路上奮戰到底的決心。
周瑞東1994年出生於重慶南岸區,父母是個體從業者。作為家中獨子,父母希望他好好讀書,將來找個穩定的工作。但是,周瑞東從小就坐不住,他更喜歡各類體育運動,小學和初中參加過學校的田徑隊和籃球隊,還練過散打、泰拳等,做職業搏擊選手是他的最大夢想。
職高畢業后,年僅17歲的他就開始獨自在外謀生。在酒店做過門童,當過保安、城管協勤、房產中介等,但是,工作之余,他的夢想並沒有泯滅,仍想著有朝一日能在搏擊的舞台上大展拳腳。
2014年,周瑞東入伍參軍去雲南。在部隊,周瑞東尤其喜歡擒拿格斗之類的訓練。兩年的義務兵役很快結束了,為了繼續追夢,他放棄了轉士官留在部隊的機會。
經朋友介紹,周瑞東先來到重慶江津的一個體校的拳擊隊訓練。這個拳擊隊是專門給省隊或國家隊輸送人才的,分成幾個梯隊。
由於周瑞東以前從來沒有經過拳擊的專業系統化訓練,所以要一切從頭開始,跟著平均年齡隻有12歲的梯隊隊員一起訓練。看著隊裡忽然多出了這麼一位身高一米八多,年齡大了他們10歲的“大哥哥”,那些小隊員難免露出異樣的目光。
一般學習拳擊的黃金年齡是從七八歲就開始了,周瑞東22歲才正式接受拳擊正規訓練,可謂“半路出家”。相當於要把過去學的比較雜的各種搏擊類型的習慣動作糾正過來,再重新掌握拳擊的要領。因此,他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在對練項目中,有時要隻練防守,不能進攻,周瑞東常常被小學員打得鼻青臉腫。但是,他始終以一個初學者的姿態,認真完成教練的指令,教練讓他干什麼就干什麼,毫無怨言。
經過在這個體校半年多的學習和訓練,周瑞東的拳擊技藝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和體校裡很多成年梯隊裡的隊員過招也勝多負少了。
變形的手
為不錯過比賽選擇保守治療 帶著骨折的手上擂台
實戰!要打開眼界、提高拳擊技能,周瑞東急需更多的實戰。
2017年5月,他來到沙坪壩的拳力至尚格斗健身俱樂部,成為這裡的一名學員。在這裡,有專業的指導職業拳手的教練來帶他。
一到這裡訓練,周瑞東才發現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前的自己簡直就是井底之蛙。和這裡參加過職業比賽的拳手一過招,周瑞東才意識到什麼叫“專業”,自己累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卻連想打到對方都費勁,而對方對他幾乎是“指哪打哪”。
但這反而讓周瑞東在沮喪之余看到了希望:“至少讓我清醒認識到了和職業拳手之間的差距,他們就是我的標杆,我以后就照他們的方向努力,繼續認真練,今天打輸了,明天再打回來。”
就這樣,周瑞東在一次次慘敗中磨練著自己的技藝,同時也磨練著自己的心理素質,一步步地向專業化邁進。
從菜鳥拳手到“金腰帶”拳王,這條路,周瑞東隻用了4年的時間。細看他的雙手,粗糙有力,布滿老繭和傷痕,右手大拇指關節甚至有點變形。
“學拳擊,這點傷算啥子!”
右手大拇指上這個傷,是在去年一場比賽前的集中訓練中不小心造成的。打得太忘我,加上體力有些透支,周瑞東一拳打偏了,大拇指的位置重重地落在沙袋上。
骨折,這是后來醫生給出的診斷,而當時的他並沒有意識到,甚至強忍著痛堅持完訓練。離比賽隻有三個月了,而手術后的恢復期需要半年,醫生說:你至少半年不能再打。為了不錯過難得的比賽機會,周瑞東咬咬牙決定先不手術,選擇了保守治療,敷藥包扎后繼續回到訓練場。
但這也給周瑞東的手留下了后遺症,導致他的右手大拇指關節處凸起變形。回想那段時間,他說:“是真的挺痛苦的,可一打起拳來就好像感覺不到了一樣。”
送外賣的手
靠送外賣維持生計四年拿下金腰帶 目標世界拳王
周瑞東的拳練得越來越好,眼看離夢想一步一步越來越近,但是,又一個現實問題擺在了面前。長期的學拳、練拳,入不敷出,沒有什麼經濟來源,以前的積蓄都花得差不多了,又不好意思向家裡伸手要錢,生活上捉襟見肘。他覺得得找一份工作了,先解決了溫飽問題,才能談夢想。思來想去,他決定送外賣。
周瑞東說,要成為一名職業拳手,必須要保証充足的訓練時間。而送外賣時間比較自由,想送了就接單,不會耽誤訓練。
“您有新的派單,請盡快確認。”訓練結束一有空閑,每當周瑞東的手機響起這樣的提醒,他就摘下拳套,戴上頭盔,發動摩托車,向目的地駛去……
“這是您的外賣,請收好!”昨天,周瑞東又像往常一樣,盡職盡責地將接的每一單送到顧客手上。聽到這一聲暖心的話語,接過周瑞東遞過來的外賣,家住沙坪壩天馬支路的趙女士道了聲謝,並關切地說:“大冷天的,你們送外賣辛苦了。”不過,她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遞給他外賣的這雙手,就在幾分鐘前,還在沙袋上千錘百煉,而過不了多久,這雙手又會重新纏上護帶,戴上拳套,繼續與沙袋反復碰撞。
周瑞東選擇接單的時間一般是中午11點到下午2點。接一單掙4-12元不等。他說,一個月下來,送外賣能掙個1000多元。“隻要夠吃飯就行了,我也不是要靠送外賣賺錢,而是靠它來維系我的拳擊夢想,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要花在訓練上。”
就這樣,周瑞東邊送外賣,邊練拳。迄今為止,他已經參加了7場職業拳擊比賽,戰績為6勝1負。
回想起周瑞東參加的第一場職業拳賽,不僅他自己記憶猶新,他的教練范金榮同樣印象深刻。
那是2017年12月14日,周瑞東參加IBF中國拳擊職業聯賽西安賽區排名賽。比賽中,周瑞東一度被KO,場面十分被動,但他頑強站起來,最終憑借點數反敗為勝。教練范金榮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說,周瑞東被擊倒,比分上已經吃大虧了,再加上是第一次參加職業比賽,經驗不足,他當時都覺得周瑞東已經很難獲勝了,沒想到周瑞東愣是憑借頑強的毅力把比賽一點點給扳回來了。
“職業生涯的第一場比賽對一位拳手影響巨大,他能夠反敗為勝,對增強自信心,走好今后的拳擊之路意義非凡。”范金榮評價這位弟子時說,周瑞東的意志品質力在他教過的拳手和學員裡罕見。
隨后,周瑞東又參加了2019年WBC、WBO世界職業拳王爭霸賽等,並於2020年10月31日,獲得了WBA中國賽區次中量級拳王金腰帶。他的職業拳王夢想正式邁開了第一步。
“我的目標還有洲際拳王、世界拳王。我要在職業拳手的路上一直走下去,打到打不動為止。”周瑞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