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沱、放牛坪……重慶的“牛”地名有多少?

2021年02月09日02:28  來源:重慶晨報網
 

  2月8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根據全市帶“牛”的社區村地名,推出了《重慶地名文化地圖之牛年篇》,一起來看看。

  牛,被評為“六畜之首”,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做出了巨大貢獻,因為它的勤勤懇懇、堅韌不拔、任勞任怨,而深受大家的喜愛。

  在農耕社會,牛是古人最為熟知的動物之一,重慶地區有很多含“牛”的地名,據統計,全市帶“牛”的社區村共有25個,帶“牛”的居民點地名超過2500個,反映了牛和人們的生活十分密切。

  在重慶眾多“牛”地名中,最有名的當屬“牛角沱”,它是因嘉陵江中有一自然石體形如牛角而得名,類似這樣的“牛”的象形地名不在少數,“牛背脊”“牛耳坡”“牛角山”“牛舌口”等地名都是因為像牛身上的部位而得名,足以說明人們對牛的喜愛﹔還有一些以牛的生活場所而命名的地名,如“放牛坪”“牛欄口”“石牛欄”等,記錄了當地曾經是養牛、放牛之地﹔此外,還有一些“牛”地名來源於神話傳說,比如位於大渡口的“伏牛溪”。

(責編:秦潔、張祎)

本網專稿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原創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

頭圖推薦

  • 智能產業集聚發展智能產業集聚發展
  • 9支車隊角逐“最強車腦” 5支車隊虛擬世界“過招”9支車隊角逐“最強車腦” 5支...
  • “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 重慶奧的斯的“智博效應” 工人減兩成 產能翻一番重慶奧的斯的“智博效應” 工人...
  • 智慧社區 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與驚喜智慧社區 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與...

圖片新聞

  •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重慶黔江:“挂壁...
  • 先睹為快 智博會上有這些“黑科技”先睹為快 智博會...
  • 重慶力爭年內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萬輛以上重慶力爭年內推廣...
  • 花溪街道自制車貼 倡導文明駕駛花溪街道自制車貼...
  • 銅梁:蓮藕產業連成線 鄉村富起“一大片”銅梁:蓮藕產業連...
  • 劉寒同:17年堅守漁政執法崗 守好母親河劉寒同:17年堅...
  • 萬開雲同城化發展駛入“快車道”萬開雲同城化發展...
  • 唐貞觀時期墊江縣令王才墓志銘被發現唐貞觀時期墊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