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帝城,留一行腳印在白帝山

2021年03月04日07:14  來源:重慶日報網
 

彩霞映詩城。唐璜 攝

俯拍瞿塘峽。唐璜 攝

  清晨,穿過長長的風雨廊橋,走完曲曲折折的環山棧道,沿著古老崎嶇的石梯,攀上白帝山巔。這裡碧瓦飛甍,重樓疊宇﹔這裡青樹翠竹,郁郁蔥蔥﹔這裡橋廊折錯,鳥語花香﹔這裡碑林錯落,詩風浩蕩﹔這裡的每一片瓦,每一塊磚,每一棵樹,每一級石階,都在講述一個個厚重的歷史故事。

  漫步在古徑幽林,看峽口那紅了又綠、綠了又紅的紅葉,扑面而來的,除了江風,還有讓人流連忘返的詩歌的清香﹔站在烽火台前,撫摸那斑駁的大炮,那震天的戰鼓和越雲的厮殺聲仿佛就響在耳邊,烽煙滾滾金戈鐵馬的古戰場仿佛就浮現在眼前﹔佇立白帝城之巔,長江三峽第一峽——瞿塘峽就展現在眼前,赤甲山和白鹽山對峙,鎖住了長江的咽喉,形成雄偉壯美的夔門﹔俯視腳下,昔日咆哮奔騰的長江水,如今安靜得如嫻淑的少女,輕盈地與夔門擦身而過,穿過綿綿群山延伸到遠方。一霎時,初升的太陽躍出赤甲山頂,陽光撕開布滿峽谷的晨霧,洒下一江的緋紅。江上微波粼粼,閃爍著點點金光,巍巍夔門便在這光與影的交錯中多了幾分妖嬈與嫵媚。

白帝城風雨廊橋。岳建國 攝

  夔門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折腰!

  細數這小小的彈丸之地,曾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牽來了多少人的步履?眼前這條上山的石梯,近千級的石階,走過公孫白帝﹔走過劉備,諸葛亮﹔走過李白,杜甫﹔走過你,我﹔走過千千萬萬的游人。也許你一腳踏上去的,正是劉備或是杜甫曾經駐足的地方。

  今天,這石階已經被磨平、磨光、磨損,露出歲月的滄桑。但是,歷史的積澱卻在無數雙腳下越來越深厚。當我們踏著古人的足跡,或許你我能更近地走進白帝城的歷史中,更透徹理解白帝城的精神內涵。

  徜徉在廊橋間,靜立於托孤堂前,穿梭在東西碑林,多少古人古事便一一在眼前浮現。公孫白帝若地下有知,看見他親手締造的白帝城,卻沒有自己的一祀之地,該作何感想?他是不是也會長嘆一聲,賦詩一首?或者他應該感到欣慰,那隻從井裡騰空欲飛的“白龍”,正向后人訴說這段不朽的神話。

  想當年,那個追著劉備來此,被困八陣圖中的陸遜,看到這彩雲之間的白帝城,是懷著怎樣的敬畏膜拜的心情?那個千裡迢迢從成都趕來的赤膽忠心的諸葛亮,在劉備故去的前夜,在觀星亭裡觀到了怎樣的星象?那個流放夜郎,在夔州遇赦的李白,是不是把白帝城看作是洞天福地,不然他那首膾炙人口的《早發白帝城》又怎麼會把詩城夔州的美譽推上峰巔?還有那個在家徒四壁的草堂裡,吟出了463首詩歌的杜甫,他對這片土地懷著怎樣的深情?

  白帝城啊白帝城,你走過了多少歷史的歲月,又將走過多少未來的日子?

  今天,這個被高峽平湖托起的白帝古城,已是四面環水的江中小島,宛如一位靈秀溫婉的姑娘,亭亭玉立於平靜廣闊的江面上,安詳寧靜,如詩如畫。她一如既往地見証古城的變遷,看日出日落,笑迎四方賓客﹔送寒來暑往,暢抒古今情懷。

夔門。何川 攝

  駐足聆聽,風吹來歷史的聲音。

  我們仍能聽見李白在舟中吟哦“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杜甫在山頂感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劉禹錫和著竹枝詞的節拍唱他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劉備在說“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是的,踩著前人的足跡,在白帝城上留下一串,無論你,無論我,都不會枉此一行。或許,在千百年后,又有后來人因為踩著你我走過的腳印而自豪。

白帝廟。昌輝 攝

  景區簡介

  白帝城?瞿塘峽景區總面積4.7平方公裡,擁有瞿塘峽、夔門、白帝廟等大小景觀景點近100余處,被繪制到第五套人民幣10元紙幣的背面,是1978年長江沿岸首批對外開放的景區之一,目前正在創建國家AAAAA級景區。

  特色玩法

  品三國:白帝城因西漢末年,公孫述在此筑城,自號“白帝”而得名﹔又因三國時期劉備兵敗東吳后,將家事、國事托於丞相諸葛亮而聞名於世,包含著“明君良臣”的傳統文化內涵,一直為世人傳頌。

  賞詩詞:唐宋以來,劉禹錫、李白、杜甫等人在此留下了大量名篇佳作,包括“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等,又被稱為詩城。

  觀瞿塘:瞿塘峽全長8公裡,是長江三峽中最短、最窄、最雄奇險峻的峽谷,形成了“夔門天下雄”的壯麗景觀。

  線路推薦

  重慶中心城區——G42滬蓉高速——寶塔坪——白帝城·瞿塘峽景區

  (記者 韓毅 實習生 柏雨欣)

古隘雄風。陳及時 攝

(責編:秦潔、張祎)

本網專稿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原創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