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德感街道植树现场。 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3月12日电 挖坑、扶苗、培土、浇水……3月12日,江津区德感街道组织机关及村(社区)干部、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等80余人来到篆山坪公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经过一个上午的共同努力,1000余株树苗植入大地,顿然焕发生机和活力。
与此同时,江津区妇联联合团区委、滨江新城等单位、企业开展主题为“巾帼心向党,植绿护幼苗”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活动中的“幼苗”有了全新的意义--来自江津区蔡家镇清溪沟小学的30多名孩子全程参与了活动,在同样幼小的心里播下了新的“种子”。
连日来,江津区各地掀起了义务植树热潮,为帅乡大地再添新绿。江津区林业局传来消息,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江津区林地面积达262.6万亩,森林面积237.53万亩,森林覆盖率51.8%。
江津拥有127公里长江黄金水道,近年来,该区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积极开展义务植树造林、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推进国土绿化,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贡献力量,推动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走深走实。
2018年,江津区启动三年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三年时间里,把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户,责任到人,以退耕还林为抓手,用活国开行贷款,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示范,激发干部群众投身国土绿化的活力,完成营造林72万亩,三年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圆满完成。
同时,江津区还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种植经济果木或做好生态产业等方式,形成“扶贫”“护绿”两手抓态势,在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进一步让村民群众享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
“我们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加快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引进良种树苗,在德感街道种植梨子、苹果、柑橘等经济作物近500余亩,在蔡家、永兴和李市打造1500亩木本油料基地,在蔡家、柏林和塘河打造近万亩杉木用材林基地,在石蟆和吴滩打造2000亩蚕桑示范基地。”江津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林木基地有效改善了当地环境,增加周边居民收入,还带动了“林旅”融合发展。
今年,江津区林业工作将以全面落实林长制为抓手,以推进森林资源保存量提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着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工程、长江生态屏障建设项目、临峰山滨江城市森林公园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刘政宁、程雅琦、周清牙)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