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渴望流浪,向往遠方,火車正好承載了離開與遠行的意義。當一列火車行駛出車站,又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開始。
時代越是飛速發展,人們越想靜下心來,欣賞旅途的風景,尋找人生的意義。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重慶小眾冷門老街——長壽三倒拐。搭上綠皮火車去旅行,當天即可往返!
長壽三倒拐
重慶唯一入圍全國歷史文化名街15強
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磁器口是重慶歷史的見証者。在重慶長壽有一條蜿蜒曲折、古色古香的老街——三倒拐,號稱是另一個長壽版的“磁器口”。三倒拐,承載了長壽人的美好記憶,見証了長壽的城市發展。
搭上從重慶北站出發,駛往長壽站的5609次綠皮火車,歷時1小時6分鐘,我們便到達風景宜人的長壽區。(返程班次為5610次列車(17:39-18:50),大家游玩注意時間。)
在路途中的一個小時,我們有充分的時間感受從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透過半開的車窗,望著一路倒退的風景,浪跡天涯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下了火車站,可乘坐公交車到達“上纜車站”公交站,即可到達我們此次目的地的附近。步行幾百米,就可以到達“三倒拐”入口(三倒拐老街高低曲折,建議從此入口進入,從上往下步行游覽)。入口不顯眼,可以問一下當地人。
長壽三倒拐,建於清嘉慶年間,是迄今為止三峽庫區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街市建筑。整條古街全長2.5公裡,落差165米,石梯5000余級。
整個街面都由青石鋪成,曲曲折折向下延伸。每一塊青石板都透出年代的滄桑,是酷愛老街文化小伙伴的寶藏之地。
三倒拐整個建筑群依山而就,順著山勢蜿蜒,完全符合山城重慶的建筑特點。站在高處,你可以見到一片片古典的青瓦房鱗次櫛比。
曾經的“三倒拐”作為茶鹽古道的一部分,商賈雲集、熱鬧非凡。昔日繁華、人來人往的“三倒拐”,隻留下一些老人在這裡生活。每日晒晒太陽、擺擺龍門陣。
沿著石板路一路向下,可以看見200年的古樹。這棵依然郁郁蔥蔥的黃桷樹,見証了茶鹽古道的興衰,經歷了戰火紛飛的年代。
老街崖高坡陡,陡坡處有三道大幅度的轉彎,“三倒拐”由此得名。“爬三倒拐通身汗,下三倒拐腳打顫。”這句俗語,隻有曾經走過這條道的人才知道。
在整條街上,有一幢房子與附近古色古香的街景不同,引人注目。門前花架上薔薇盛開,門口採用典雅的深紫色紗帘。這是熱愛生活的真正模樣。
路過“三倒拐42號”,可以看見老街臘味的招牌。如果想念家鄉獨有的煙熏香腸,可以買一點臘味香腸。
走過“三倒拐”,就到了和平街,也算是整個建筑群的出口。政府已經著手打造和平街了,一邊是潔白的牆面與古色的窗戶,一邊是還未打造的破舊老街,像極了我們這個新舊交替的時代。
地址丨重慶市長壽區三倒拐街
門票丨免費
交通丨乘坐5609次(07:36-08:42)-長壽火車站-乘坐公交車“長壽103”轉乘“長壽102”-公交站“上纜車站”-步行100米即可(到達火車站也可打車,16公裡,費用27元左右)
自駕丨重慶主城-G50滬渝高速-輕化路-三倒拐街
周邊耍事
長壽纜車、定慧寺
長壽纜車曾是長壽城內與河街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長壽纜車承載了長壽人民一代又一代的記憶,現在免費開放,讓大家體驗全國坡度最陡的“魚腹式”軌道地面纜車。
地址丨重慶市長壽區纜車站上口
門票丨免費
交通丨導航“上纜車站”公交站,步行100米即可(三倒拐入口旁邊)
自駕丨導航“纜車站上口”即可
定慧寺是長壽第一古剎,於北宋是修建,已有千年歷史,但主要建筑物是於清朝重建,有300多年歷史。碧瓦朱甍、雕梁繡柱,讓人沉迷於中國工匠的高超技藝中,無法自拔。
地址丨重慶市長壽區646縣道南50米定慧寺
門票丨免費
交通丨“西岩觀纜車下站”步行792米即可(三倒拐出口,步行即可)
自駕丨導航“定慧寺”即可
無論是綠皮火車,或是明清老街,還是軌道纜車,都會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消逝。
時代在變遷,改變的是歲月,不變的是情懷。我依然做著那個流浪遠方的夢想......
來源:遠方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