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鑄魂 提振精氣神

——重慶地鄉村文化振興成效初顯

2020年06月19日08:34  來源:重慶日報網
 

6月18日,榮昌“安北陶藝村”,眾多學徒和愛好者在練習制作榮昌陶。記者 王翔 攝/視覺重慶

  過去的一年,我市各地緊緊圍繞鄉村“鑄魂”行動,一件一件扎扎實實地干,鄉村文化振興成效初顯,涌現出一大批好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切實提振了群眾的精氣神。

  榮昌

  聚焦傳承保護,做好“三篇文章”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一個地方最能夠打動人心,嵌入記憶的符號。榮昌就圍繞做強“一片陶”、做靚“一匹布”、做優“一把扇”等“三篇文章”,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做優做強非遺特色經濟,實現文化資源向文化財富轉變。

  18日,在榮昌區安富街道安陶小鎮的“安北陶藝村”裡,數十名學徒和榮昌陶愛好者,在榮昌陶市級傳承人劉吉芬的指導下進行榮昌陶制作。

  榮昌陶與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陶、雲南建水陶並稱中國“四大名陶”,然而,由於經營體制等各方面的原因,上世紀末期,不少國營陶瓷廠相繼破產,大批制陶人才流失,榮昌陶漸漸衰敗與沉寂下來。

  榮昌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些年,榮昌深入挖掘好榮昌陶文化,傳承非遺文化技藝,打造好安陶小鎮,走好文旅融合發展路子。同時,引進唯美陶瓷、惠達等中國陶瓷標杆企業,形成以國內標杆陶瓷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為主體、小微企業為輔的陶瓷產業集群,著力打造重慶市陶瓷產業基地。

  另一方面,建設榮昌陶藝大師園,實施陶寶古街、陶寶水巷子、陶寶古驛道、陶博物館、陶藝民俗酒店等創意項目,建成川渝首個以陶器制作為主題的青少年實訓基地和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引進陶藝制作、設計等企業,精心打造安陶小鎮和榮昌陶文化創意產業園,還建設了“一帶一路陶瓷博覽中心”“中國古建筑陶博物館”等,讓榮昌陶不僅重新“站”了起來,強了起來,名氣也大了起來。

  “與過去沒人願意學制陶相比,現在,我們這常年都有三四十名學徒學習制陶,既有大學生,也有村裡的農戶。”劉吉芬說,這些學徒學習一年后,就可以到廠裡工作,並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能,一般通過五年的打磨,就能成為一名榮昌陶制作能手,在這些人才的支撐下,僅安北陶瓷每年就生產手工榮昌陶制品近萬件,加上批量生產的陶器,安北陶瓷每年產值超過700萬元。

  九龍坡

  “一鎮一品”文化品牌提升鄉村活力

  隻要有鄉村的地方,就有鄉村文化。為了讓鄉村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芒,九龍坡區深入挖掘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大力推進“一鎮一品”文化品牌的建設,逐步形成了華岩書香文化、陶家漢文化、西彭歌舞文化、銅罐驛紅色文化等文化品牌,進一步激發了鄉村活力,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基礎。

  “這幾天忙得很,都在做‘全民閱讀基地’建設准備工作。”近日,華岩鎮將建設一個250平方米全民閱讀基地的事在當地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不少群眾自豪地說,“咱們華岩真是在閱讀推廣上越做越好了!”

  自2008年起,華岩鎮就堅持推廣“全民閱讀”,在各村、社區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推廣閱讀榜樣,提供教育獎勵,廣泛開展閱讀活動,多措並舉倡導讀書新風尚。

  為了方便市民閱讀,華岩鎮投資建設了24小時自助圖書館——“幸福書屋”。該書屋位於民安華福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內,是全市第一家採用“互聯網+智能化”技術打造並建成投用的24小時無人值守自助圖書館。

  “隨著華岩鎮‘書香文化’品牌的興起,目前,我們正在加大推廣力度,著力打造‘書香九龍坡’。”九龍坡區文聯主席胡宗倫說,目前,九龍坡定制的“書香九龍坡”公眾號已開始在4個鎮的5個村進行試運行,農村群眾購買書籍將由政府買單(最高50元),群眾隻需在公眾號上下單,就會免郵費快遞到群眾手中。

  銅梁

  “送文化+種文化”,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送文化下鄉是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銅梁區就創新性地採用“送文化+種文化”的方式,大力開展各類鄉村文化體育活動,依托中華龍文化節、鄉村振興大舞台、周周龍舞匯等,每年組織文化活動7000余場,形成“天天壩壩舞、月月龍舞秀、季季巡回演、全年都精彩”的生動局面。

  銅梁土橋鎮六贏村距離銅梁城區僅10分鐘車程,為了豐富當地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當地利用“荷和原鄉”豐富的荷花資源,連續8年舉辦荷文化旅游節。同時,大力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僅惠民電影一年就多達132場。村民們通過培訓,還建起一支46人的文藝隊伍,常態化開展文藝演出。

  除了政府送文化下鄉外,當地還鼓勵群眾自發組織各類文藝體育活動,打造群眾認可的文化體育品牌。近期即將開幕的首屆夜跑活動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事例。

  “過去,當地舉辦過幾屆彩色跑,反響很好。”銅梁區網信辦副主任陳黨說,近期,在征求群眾意見時,不少年輕人就腦洞大開,提議改變比賽的形式,舉行熒光夜跑,以吸引更多人流,帶動當地鄉村振興。

  為此,當地在進行充分准備后,決定在6月20日、6月26日、7月3日、7月10日分別舉行夜跑,參賽選手需要手持熒光棒照亮前進的道路。這一消息發布后,短時間內就吸引了上千人報名。本報記者 王翔

(責編:陳易、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