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人民網戰“疫”人:我們在全國各地戰“疫”守家

2020年04月14日14:21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編者按:為做好全國各地抗擊疫情的宣傳報道,幾乎所有人民網駐地方的編輯記者都改變了自己的假期安排,投入到這場戰役之中。一封字數不多卻飽含質朴情感的信件,一個期盼媽媽“打怪獸”后早日歸來的孩子,一滴醫護人員思念親人流下的眼淚……這些鮮活的片段構成了他們戰“疫”生活的難忘記憶,也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記者這個職業應有的擔當。近日,我們對話人民網地方頻道4位新聞人,走近他們的戰“疫”故事。

2月11日,陳琦採訪即將馳援孝感的醫療隊員

重慶頻道陳琦:這份職業,這段採訪經歷將令我終生難忘

疫情發生后,陳琦放下家裡的一雙兒女,義無反顧地奔赴戰疫一線。大年三十當晚,重慶陸軍醫學院派出首批醫療隊出征武漢,陳琦在得到院方的許可后,一個人守候到凌晨,第一時間發出稿件。大年初二,重慶首批援鄂醫療隊在重慶江北機場出征,當時正值疫情高峰期,陳琦不顧疫情肆虐,安頓好家裡,直接趕赴機場,她說:“一線戰疫,我責無旁貸,不能缺席。”當晚,她和同事在機場現場刊發的《別哭,媽媽是去打怪獸!》點擊超過10萬+,“媽媽去打怪獸”也成為出征醫療隊報道的熱詞。

Q1、您是從哪天開始投入疫情一線報道的?都去過哪些地方?

陳琦:戰斗從大年三十就打響了!作為多年跑衛生口的記者,當天傍晚,我得知軍隊援湖北醫療隊即將集結出發的消息后,與家人匆匆吃過團年飯就守在電腦前,一直與陸軍醫學院保持緊密聯系。堅守到凌晨,刊發了高清圖文稿件《除夕夜,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疫情報道期間,職責所在,我深入到機場、火車站、醫院等地採訪醫療隊員出征﹔定期到重慶市衛健委等部門採訪疫情相關通報﹔走進重慶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重慶市公衛中心採訪專家和出院患者。相比真正到前線到武漢的記者,自己做得很普通,向他們致敬!

Q2、您堅持到一線採訪,家裡人支持、理解嗎?

陳琦:因為家裡有兩位老人兩個小孩,起初家人並不理解,擔心我出入公共場所會有危險。后來逐漸默許。家屬在有幾次採訪中還充當“駕駛員”陪同我,感謝他們的支持和理解。不過在疫情特別嚴重那段時間,外出採訪后,自己也會很忐忑。都要消毒、換衣服,后來也就淡然了。

Q3、這次參與疫情報道,有沒有哪次經歷讓您特別難忘?在您採訪過的諸多人和事中,讓您印象最深或者最感動的是什麼?

陳琦: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重慶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144人在江北國際機場出征。正值疫情爆發嚴重時期,人心惶惶。得到消息后,我和單位另外一名年輕同事趕赴機場採訪,為逆行勇士送行!看到隊員們堅毅的眼神、家屬不舍的淚水、離別前的擁抱、醫院領導、同事的殷殷囑托,非常感動!

在一次次送行醫療隊員的採訪中,有一個畫面讓我記憶深刻。2月13日,重慶市第八批援湖北醫療隊160名隊員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集結出發。出征儀式上,醫療隊員站在出發台上接受領導致辭和集體宣誓。

當我繞行到出發台背后,發現一個可愛的男童背靠著媽媽站著,用他稚嫩的小手牽著媽媽的衣角。經過現場打聽,了解到小男孩是骨科護師黃智四歲的兒子,知道媽媽當天要出發武漢“打怪獸”,執意要和媽媽隨行。看著這一幕,不少人悄悄抹著眼淚。

Q4、這次經歷給您最大的感觸是什麼?得到了哪些收獲與成長?

陳琦:這次一線報道,各行各業平凡的英雄給了我很多的感觸和感動。他們平時只是一個個普通人,默默無聞,但在疫情肆虐時,卻爆發出極大的勇氣。他們說不出堂皇的話語,卻在危難時期給人最多的感動、最溫暖的力量。

此外,疫情報道期間,總網領導和編輯們的敬業精神也時刻感染和鞭策著我不能鬆懈。從疫情爆發之初,總網第一時間與各頻道建立微信工作群,策劃各類重點報道和選題,“隔三差五”拋出選題、開設特色欄目——戰“疫”日記、戰“疫”書信、對口馳援專題、視頻連線……與其說自己工作敬業,不如說更多的是在總網各位編輯老師的帶領中,一步步在成長和“停不下來”。感謝!您們也辛苦了!

Q5、疫情平復之后,您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陳琦:疫情平復之后,我最想陪父母和孩子到周邊去踏青。摘下口罩聞聞花香、好好放鬆一下。

Q6、經過此次戰疫報道,您如何評價自己的職業?

陳琦:這份職業,這段採訪經歷將令我終生難忘,也值得自豪。

在這個過程中,我接觸了不少前線醫療隊員,深深地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在維護戰“疫”日記專欄期間,我前后編發了140多篇隊員日記。其中,不少日記在總網刊發,讓我非常有成就感!也給前線隊員們帶來了喜悅和動力。在與不少隊員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成為了朋友,相互鼓勵和打氣。能夠通過一篇篇報道把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傳遞出去,在全民抗疫中,自己能出一份力,感到很榮幸!

(責編:秦潔、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