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西部(重慶)科學城!

2020年09月16日18:07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人民網重慶9月16日電(劉政寧)9月15日至17日,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舉行。16日,重慶舉行西部(重慶)科學城新聞發布會,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就西部(重慶)科學城的規劃建設情況進行了介紹。

新聞發布會現場。古福攝

  為什麼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

  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有三個方面的考慮:

  ① 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

  總書記深刻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去年4月,總書記視察重慶時強調,“調結構轉方式、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根本上要靠創新”。今年1月,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專題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成渝地區推進科技創新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9月11日,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強調“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和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重要指示要求的重大舉措,是成渝地區肩負的重大使命,是重慶發展的重大機遇。

高新大道。重慶高新區供圖

  ② 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服務國家創新需要的務實舉措。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空前密集活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成渝地區是我國西部資源稟賦最優良、人力資源最豐富、經濟實力最雄厚、發展活力最強勁的地區,科技創新潛力足、空間大、引領帶動作用強。

  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有利於補齊創新短板、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有利於優化全國創新版圖、更好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有利於高質量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

  ③ 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內在要求。

  創新引領發展,科技改變生活。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是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

  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有利於提升創新集聚度、活躍度、開放度、貢獻度、輻射度,有利於培育發展新動能、拓展發展新空間、構建產業新體系、完善發展新機制,有利於為城市注入科技元素,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聰明,實現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建設什麼樣的西部(重慶)科學城?

高新區智能產業園。重慶高新區供圖

  西部(重慶)科學城,顧名思義,就是“科學”與“城市”的融合體,是產、學、研、商、居一體化發展的現代化新城。它以綜合性科學研究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重點,以產業生成為關鍵,以驅動發展為目的,以優美環境為支撐,致力於打造城市創新發展的“智核”和人們向往的宜居家園。

  西部(重慶)科學城位於中心城區西部槽谷,涉及北碚、沙坪壩、九龍坡、江津、璧山5個區。這一區域,擁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自貿試驗區、國家級高新區、西永綜保區等多塊“金字招牌”,匯集了重慶大學等本專科院校28所、市級以上研發平台169個、西永微電園等產業園區14個,區內中梁山、縉雲山東西並行,長江、嘉陵江南北合抱,是依山傍水、宜居宜業之地,是創新創業創造的沃土。

科學大道(效果圖)。重慶高新區供圖

  科學城是“金籃子”,“金籃子”要裝“金雞蛋”。重慶堅持以“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為總體定位,明確了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發展目標: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引領區域創新發展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鏈接全球創新網絡的改革開放先行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區。

  西部(重慶)科學城,是面向未來科技、未來產業、未來生活的未來之城,是鼓勵創新、開放包容、追逐夢想的夢想之城,是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今后,科學城將建設成為現代化城市樣板,與兩江新區雙輪驅動,與東部槽谷兩翼齊飛,共同提升中心城區發展能級。

  怎樣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

  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一項系統工程。重慶將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以非常之舉、用非常之功,廣集社會資源,建平台、興產業、聚人才、優環境、提品質。重點抓好三件事:

  ①聚焦科學主題“鑄魂”。就是要圍繞科學教學、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科學設施、科學機構“五個科學”和科技人才、科技企業、科技金融、科技交易、科技交流“五個科技”,出台“金鳳凰”創新政策,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生態,加快構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平台、人才平台、資本平台、交流平台,“筑巢引鳳”打造創新資源集聚“窪地”,不斷提升持續創新能力、產業生成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經濟產出能力,努力把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成為創新資源聚集、創新人才雲集、創新活動密集、創新成果富集、成果轉化順暢、充滿發展活力的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科學谷(效果圖)。重慶高新區供圖

  ②面向未來發展“筑城”。就是要著眼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堅持硬環境和軟環境兩手抓,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空間,完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功能,以新理念新技術推進智能城市、韌性城市、宜居城市建設,促進產城景深度融合、人境業和諧統一,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現代化新城,打造“智慧名城”樣板區。

  重慶將著力提升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顏值氣質價值”,努力建設生產空間安全高效、生活空間舒適宜居、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科技創新之城、安居樂業之地。

  生產空間:規劃構建“一核四片多點”的空間結構。“一核”,就是高新區直管園,是集聚基礎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核心引擎,將集中力量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四片”,就是北碚、沙坪壩、西彭—雙福、璧山四大創新產業片區,主要承擔教育科研、高端制造、國際物流、軍民融合等功能﹔“多點”,就是以創新創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等為支撐,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空間體系。

  生活空間:規劃構建“一主四副多組”的空間結構。“一主”,就是以直管園的金鳳為引領,與西永、大學城共同組成50平方公裡的科學城主中心,集聚高端生活性服務、國際科學交往功能,布局高品質居住區﹔“四副”,就是北碚、團結村、陶家—雙福、青杠四個片區副中心,承擔片區綜合公共服務和商業商務功能﹔“多組”,就是圍繞聖泉、西彭、丁家、青鳳、歇馬等節點中心,形成多個職住平衡居住組團。

  生態空間:規劃構建“一心一軸兩屏”的空間結構。“一心”,就是以寨山坪為依托的城市公園,是科學城的“城市綠心”﹔“一軸”,就是沿科學大道,由濕地群、公園群和城中山體組成的綠色長廊,是科學城的綠色“主軸”﹔“兩屏”,就是縉雲山、中梁山生態翠屏,是“城市綠肺、市民花園”。

科學城生態水系示范工程(效果圖)。重慶高新區供圖

  ③聯動全域創新“賦能”。就是要強化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新引領功能,通過創新政策跨區域協同、創新要素跨區域流動、產業鏈跨區域聯動,帶動各類產業園區創新轉型升級,推動“一區兩群”全域創新、協同發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賦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賦能。

  科學城為產業園區創新轉型賦能,就是要發揮科學城科學創造、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生成功能,加強與兩江協同創新區聯動發展,打造高新區升級版,更好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資源要素,帶動全市各類高新區、經開區和產業園區向創新園區轉型,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

  科學城為“一區兩群”協同發展賦能,就是要充分發揮科學城的科技創新溢出效應,帶動提升主城都市區發展能級,推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特色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加快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新格局。

  科學城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賦能,就是要以“一城多園”模式推動成渝地區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形成平台共建、資源共享、項目共促、政策互通、成果共享的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合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科學城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賦能,就是要通過科學城建設,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科技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積勢蓄力,為創造高品質生活賦能添彩。

(責編:劉政寧、張祎)

本網專稿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