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歸來!七街六巷十八景 為你揭開18梯面紗

2020年10月14日08:44  來源:華龍網
 

  記者手記:老街蝶變,期待十八梯新風景。

  老重慶城分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則是上半城與下半城的紐帶。長長彎彎陡陡的石板路,低矮的磚瓦房,窄窄的小巷,這條連接上下半城的老街,喧嘩翻騰著市井百態,承載著無數老重慶人的記憶。在城市發展的潮流中,十八梯改造也在推進,預計明年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就將與市民見面。一個嶄新的十八梯,正揭開面紗。

  台階蜿蜒、綠樹掩映、吊腳樓式的建筑錯落有致分布兩側……從渝中區較場口轉盤附近進入十八梯,初具規模的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樣板示范首開區映入眼帘。老石梯藏在木質隔離板下加以保護,待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明年開街之時,將與大家見面。

  老街上,人流熙熙攘攘,木工、裁縫、剃頭匠,還有掏耳朵的、修腳的,忙著各自生意﹔賣貨郎挑著擔子走街串巷、“棒棒”扛著貨物爬坡上坎,還有熱鬧茶館裡,一碗蓋碗茶,擺起龍門陣……舊時光裡的十八梯,街巷煙火氣息裡的市井生活,融入首開區裡的壁畫彩繪中。

  吊腳樓、青瓦、紅磚、竹編牆……修繕后的十八梯,在傳統風貌區建設中,盡可能提取原有的建筑符號,以展現十八梯建筑群的風貌特色。駐足環顧,仿佛與歲月交織。

  被保留下來的還有老街上的黃桷樹。十八梯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修繕過程中,他們盡可能保持原有黃桷樹的生長位置,部分因施工暫時移動的黃桷樹,后面也將移栽回來。黃桷樹遒勁的枝干向上盡情舒展,把記憶拉回從前。

  首開區只是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建設的一個縮影。該負責人介紹,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分為ABCDE區,其中ABC區為核心區,包含樣板示范首開區,DE區為協調區。目前ABC區建筑的主體已封頂,外立面也已完工,正在進行外部管網建設,DE區建筑主體結構完成80%。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預計明年完工,對外開放。

  登高望去,一片傳統風貌建筑群已經成形。在AB區,今后將以巴渝傳統民俗文化、巴渝市井文化、歷史建筑文化為基調,打造集文化休閑、人文觀光、餐飲住宿為一體的開放式文化體驗街區。C區為國潮文創體驗,展現國潮時尚文化及魅力。D區為國際交流中心,E區為生活方式中心。

  熟悉的七街六巷也將延續,並以其歷史文化背景為基礎,打造十八個供游客參觀游覽的景點,包括花街鳥語、黃葛挂月、較場攬勝、轎鋪風雲、山城記憶館、大巷聽更、巴渝人家等。如在轎鋪巷,就將山城”滑竿”這種特有的代步工具發展史進行文化提煉和二次藝術創作,利用轎鋪巷兩側牆體進行藝術化展示,同時引入滑竿體驗。

  關於十八梯的記憶和故事你還記得多少?在山城記憶館裡,不僅陳列有許多十八梯改造前珍貴的影像,還有不少老物件。一盒火柴、一塊懷表都會讓你穿越記憶。在沉浸式3D投影、大屏拼接、夢幻星空等技術下,結合實景3D模型,老十八梯景象也一一呈現,為你講述原街巷故事。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當錯落有致的吊腳樓,配上璀璨燈火,夜色下的十八梯,會是你下一個打卡點嗎?

  明年,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就將揭開面紗。踏上熟悉的石階,穿行七街六巷,打望吊腳樓、川東傳統民居……老山城記憶,十八梯新顏,等你!

  華龍網記者 劉艷/文 石濤/圖 受訪者供圖 主持/張質

(責編:秦潔、張祎)

本網專稿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

原創

頭圖推薦

  •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 重慶奧的斯的“智博效應” 工人減兩成 產能翻一番重慶奧的斯的“智博效應” 工人...
  • 智慧社區 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與驚喜智慧社區 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與...
  • 黨員志願者助農收割稻谷黨員志願者助農收割稻谷
  • 軌道交通18號線隧道掘進機投入作業軌道交通18號線隧道掘進機投入...
  • 渝中首個家庭型長租人才公寓本月投用渝中首個家庭型長租人才公寓本月...

圖片新聞

  • 花溪街道自制車貼 倡導文明駕駛花溪街道自制車貼...
  • 銅梁:蓮藕產業連成線 鄉村富起“一大片”銅梁:蓮藕產業連...
  • 劉寒同:17年堅守漁政執法崗 守好母親河劉寒同:17年堅...
  • 萬開雲同城化發展駛入“快車道”萬開雲同城化發展...
  • 唐貞觀時期墊江縣令王才墓志銘被發現唐貞觀時期墊江縣...
  • 豐都龍河鎮:興產業 惠民生 促振興豐都龍河鎮:興產...
  • 兩江新區龍安路口公交站投用 居民出行不再難兩江新區龍安路口...
  • 涪陵:旱地種旱稻 省力省心收入高涪陵:旱地種旱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