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中學第二十屆體藝節
在雲陽,隻要提及雲陽中學,百姓的評價總是格外一致:“教學質量好,師資水平高,孩子能在雲中讀書,我們放心、省心也舒心。”
人人都說雲中好,不禁讓人好奇,這所學校究竟“好”在何處?
一組數據為我們揭示了答案。2020年高考,雲陽中學重本上線1155人,重本率55.2%。其中,學生王明珍裸分703分考入北京大學,這是自“十二五”以來,雲陽中學為清華、北大培養輸送的第40名優秀學生,學校也憑借優質的辦學成果,連續多年高考各項重要指標躋身重慶市重點中學前十位。
榮譽的背后,離不開學校對辦學質量的孜孜以求。雲陽中學始終緊抓教學質量,瞄准課堂主陣地,將“自強不息,旨在一流”的學校精神滲透進高質量的教育教學中,塑造出領航縣域教育發展的教學品牌。
近年來,學校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自主開發95門校本選修課程,推行選課走班,建立選課和生涯規劃指導制度,形成與選課走班相適應的教學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在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服務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打造辦學特色方面注入了蓬勃活力。
改革不僅僅體現在課程上。以人才支撐助推優質發展,雲陽中學還大力構建高素質的師資團隊。學校立足校本培養,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培訓策略,不僅積極安排教師赴清華大學參加新高考培訓,還先后邀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大學等高等學府的專家教授、一線名師來校為師生講學,有力促進學科教師專業化成長,相繼涌現一大批德能並舉的好老師。
事實上,在雲陽中學,成績是亮點,但並非衡量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准。學校的質量之優還體現在人才綜合培養的方方面面。
作為一所歷經百年變遷的老牌名校,雲陽中學在文化的積澱與傳承中,提煉出一套適應學校發展的育人思路。正如校訓“為人正、為學勤、為業精”所倡導的那樣,學校始終致力於培養學生高尚的人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學校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推進新高考、新課改,大規模研發校本課程,組織學生開設社團課程,以豐富的教育內容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近年來,雲中學子多次參加重慶市中學生才藝大賽,獲一、二等獎30余人﹔學生舞蹈《竹枝詞》《鴻雁》《直尕思得》獲全國大賽金獎、特等獎﹔學生刊物《校園生活》《白雲》獲評全國最佳校刊一等獎,素質教育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喜人局面。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為讓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校園裡落地生根,雲陽中學還創建了“感—悟—行”道德感悟教育品牌,並憑此先后獲得“重慶市中小學十大班主任工作室”“重慶市中小學德育品牌”“重慶市精品課程”等諸多榮譽。
“不同於傳統教學,我們通過採用視頻、影像、音樂等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參與其中,獲得更深刻的德育體驗。”課程負責人余小游老師介紹。
以一堂畢業主題的班會課為例,課堂上,沒有了老師的說教,取而代之的是多媒體平台建構的德育情境:師生們昔日相處的瞬間以一個個精美的畫面呈現,配上振奮人心的文字和溫馨動人的文字……短短40分鐘內,學生們在自主觀看的過程中產生情感與精神上的共鳴,無聲中將德育的種子深植心田。
自2006年創辦至今,道德感悟教育已成為雲中師生不可或缺的德育課程,學校道德感悟工作室已開發制作精品德育課程500余期,其育人效果不僅在市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也發揮著縣域德育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全縣各中學普及推廣,成為雲陽一張亮麗的德育名片。
獨行雖快,眾行致遠。一所好學校,不僅要有自我超越的勇氣,也應有服務社會的擔當。
辦學多年來,雲陽中學在不斷追求質量、攀登高峰的同時,也始終不忘發揮輻射作用,引領帶動縣域更多學校共同進步。參與渝東北五校聯盟,主持雲陽縣高中教育發展聯盟,深化結對幫扶,共享資源成果……通過優勢互補、協同並進,雲陽中學不斷為推動全縣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雲陽縣教育扶貧和建設教育強縣做出了顯著貢獻。
何霜 劉洋 圖片由雲陽中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