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全力啟動恢復重建工作

2020年08月22日09:34  來源:重慶日報網
 

  洪峰過境后,主城各區加快災后重建工作,全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盡最大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記者8月21日在南濱路、磁器口、長濱路等地看到,由黨員干部群眾等組成的災后重建小組,正在爭分奪秒進行清淤。

環衛工人在南濱路加緊清淤。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南岸區南濱路

  預計今日完成清淤

  8月21日9點半,記者剛到南濱路,就看見一群“清淤人”穿著雨靴、拿著鐵鏟,正對沿線淤泥進行清理。

  據悉,南濱路所有主干道由南濱路管委會和區城管局組成的800名“清淤人”負責。記者在現場看到,他們邊用水管沖刷,邊用鐵鏟將淤泥清下主干道,然后由5台環衛車對主干道進行大面積消殺清淤,截至21日13時,已清理淤泥約10000余立方米,預計今日將完成清淤工作。

  目前,南濱路沿線1.5萬余戶居民已經恢復供氣,375戶停電居民恢復供電,停水居民全部恢復正常用水。

磁器口景區,環衛工人正在清理主干道上的淤泥和垃圾。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沙坪壩區磁器口

  加快恢復爭取早日重新開放

  8月21日,沙坪壩區磁器口街道和磁器口古鎮管委會成立了清淤保潔、消殺防控、住用安全、復工復產四個小組,與五六百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共同推進災后重建。

  “除了街道工作人員,我們還迎來了十多支‘外援’,實實在在地幫了我們大忙。”街道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黃桷坪一巷、磁正街、橫街、磁南街等重要區域已清理出來,約佔古鎮面積的一半。磁器口全域洪峰過境期間搬離轉移的818戶民居、商鋪和車庫等區域將進行專業消殺。

  “現在安全、健康是第一位,在此基礎上,我們會加快生產、生活恢復進程,爭取早日重新開放景區。”磁器口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

嘉濱路洪崖洞段,消防隊員正在清淤。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渝中區長濱路嘉濱路

  清淤量超過8000噸

  渝中區多地也及時組織開展了清淤工作。20日下午4時,在南紀門街道公安碼頭附近,記者看到重點清淤路段——長濱路的清淤工作在緊張進行中。長濱路、嘉濱路是開展清淤工作的重點地段,目前總清理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清淤量超過8000噸。

  李子壩劉湘公館在洪峰過境時部分受淹,公園地勢低窪處留下幾十厘米深的淤泥。8月21日9時許,文保志願者來到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進行清淤志願服務。此外,記者了解到,渝中區疾控中心組建100余人的防疫消殺隊對被洪水淹過的部分社區開展防疫消殺,力保汛后無疫情。

  巴南區巴濱路

  上千人“挑燈夜戰”通宵清淤

  8月21日,巴南區動員了上萬人沿江進行“地毯式”清淤。在清淤隊伍齊心合力下,街道及房屋周邊沉積的泥沙被快速清理。當天上午,巴南區教委組建近40人的兩支黨員突擊隊,分別前往巴南區龍洲灣街道百節社區和老街公園等地清理淤泥。8月21日晚8點,記者在巴南巴濱路上看到,黨員干部、部隊官兵、消防戰士、環衛工人、志願者等上千人還在“挑燈夜戰”通宵清淤,力爭盡快讓巴濱路恢復通車。

  大渡口義渡古鎮

  分工合作清淤消殺

  8月21日早上,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轄區內的義渡古鎮之前被淹沒的街區已經露出水面,留下大量的淤泥。除了24小時備勤的街道應急救援隊伍外,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還迅速組織了60多人,分工合作,進行清淤。

  九宮廟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盡快完成清淤和消殺工作,保障義渡古鎮群眾和商戶盡早恢復生活和經營秩序。

  (記者顏安、羅芸、王翔、張莎、趙迎昭、栗園園、王麗,通訊員李詩韻、 侯靜、饒金蘭採寫)

(責編:黃凌、張祎)

本網專稿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