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陳昌銀的“麻花人生”

劉政寧 黃亞輝

2020年09月10日12:33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陳昌銀演示制作麻花工藝。黃亞輝攝

  吃了十幾年陳麻花,終於見到了陳昌銀本人。

  磁器口古鎮裡,一張老木長桌,陳昌銀和老伴兩人,手搓著麻花,大半生都浸在“香、甜、酥、脆”裡。

  陳昌銀剛做完手術,說話氣聲大,音量小,可聊起麻花,精神矍鑠,他正在給游客們演示,如何搓好一顆麻花。

  從甘肅來旅游的徐大姐來體驗陳麻花傳統制作技藝。“我做飯幾十年,搓個麻花不成問題。”自信滿滿的徐大姐,一上手就露了怯,搓出的麻花,歪歪扭扭,大小不一,“這和我們那裡的麻花不一樣,陳麻花小而精,需要技巧,手上要有功夫。”

  眼看大伙掌握不到要領,陳昌銀自己動手。從盤子裡拿出一條面劑子,抻開從中間對分,右手向上,左手朝下,輕輕一搓,兩級反轉,上下黏勻,兩秒鐘不到,一顆麻花“靜臥”案板上。

  游客們傻了眼,紛紛說:“太快了,沒看清楚,再來一遍。”

  陳昌銀笑瞇瞇的說:“干了大半輩子了,習慣了,慢不下來啦,讓我老伴來教你們。”

  按時間來算,陳昌銀從小就跟著父輩做麻花、賣麻花﹔按數量來算,經他手裡搓出的麻花,千萬個沒得跑﹔按范圍來算,天南海北的游客來磁器口,隻有帶走一兩包麻花,才稱得上“打卡”。

  “年輕時候辛苦啊。”陳昌銀和老伴教完游客,慢悠悠地講述以前的奮斗歲月。“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有機器、有快遞,我們最早連個鋪面都沒有。”

  早上4點起床,醒了半夜的面剛好達到揉搓成型的程度,搓花、油炸、拌料、晾涼,老伴把麻花裝滿前后兩個竹筐。朝霞裡,一根扁擔,陳昌銀挑著走重慶。

  “陳麻花是走出來的、是叫賣出來的。”陳昌銀有自己的“麻花哲學”,“大伙喜歡吃,是我的福氣,要對得起這份福氣,就要保質保量,面、油、佐料,樣樣都是最好,價格高不怕,消費者吃得安全、吃得滿意就行。”

  “小作坊”生產,已經滿足不了食客們的需求,如今的陳麻花,成立了食品有限公司,已經成功注冊了“陳昌銀”、“陳麻花”、“古鎮陳麻花”、“磁器口陳麻花”等100多個商標,“陳昌銀”商標被認定為 “重慶市著名商標”,陳昌銀商號被認定為“重慶老字號”。

  作為重慶特產品牌,陳麻花覆蓋了重慶80%的市場。目前在磁器口700米長的街上有7家線下門店,還有14家線上門店。

  最早的“原味、咸味、冰糖、麻辣”四種口味也進行了升級,核桃、怪味、蜂蜜、巧克力等25種口味悉數上市,隻為滿足食客那一口酥脆。

  小食品,大用心。陳麻花還通過採購,進行助農、惠農,麻花的原材料,如農產品花椒、辣椒、雞蛋、大米等,2019年的總額達745.28 萬元,有效帶動了重慶市農產品的流通。

  同時,推動產業扶貧。公司在南川區神童鎮建立重慶市御邦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現代化生產流水線兩條,特別成立扶貧車間,專門聘用貧困群眾,到今年6月底“南川區就業扶貧示范車間”車間共15人,其中有建卡貧困戶7人,低保戶2人,戶均年增收2.16萬元。

  送走了一批游客,陳昌銀和老伴看著幾十年前售賣麻花的照片,感慨:又是一年春夏過,酸甜苦辣盡人生。

(責編:陳易、張祎)

本網專稿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

原創

頭圖推薦

  •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 重慶奧的斯的“智博效應” 工人減兩成 產能翻一番重慶奧的斯的“智博效應” 工人減...
  • 智慧社區 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與驚喜智慧社區 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與驚...
  • 黨員志願者助農收割稻谷黨員志願者助農收割稻谷
  • 軌道交通18號線隧道掘進機投入作業軌道交通18號線隧道掘進機投入作...
  • 渝中首個家庭型長租人才公寓本月投用渝中首個家庭型長租人才公寓本月投...

圖片新聞

  • 花溪街道自制車貼 倡導文明駕駛花溪街道自制車貼...
  • 銅梁:蓮藕產業連成線 鄉村富起“一大片”銅梁:蓮藕產業連...
  • 劉寒同:17年堅守漁政執法崗 守好母親河劉寒同:17年堅...
  • 萬開雲同城化發展駛入“快車道”萬開雲同城化發展...
  • 唐貞觀時期墊江縣令王才墓志銘被發現唐貞觀時期墊江縣...
  • 豐都龍河鎮:興產業 惠民生 促振興豐都龍河鎮:興產...
  • 兩江新區龍安路口公交站投用 居民出行不再難兩江新區龍安路口...
  • 涪陵:旱地種旱稻 省力省心收入高涪陵:旱地種旱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