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下線 攝/陳科儒
長城汽車智能生產線 攝/陳仕川
一盤棋局,進退皆不易。
這是百舸爭流的發展局面。“前有標兵、后有追兵”之下,曾經的地區行署所在地永川如何突圍?
“高度決定廣度,眼界決定境界。”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勾勒突圍路徑:規劃建設10平方公裡、1000億級的汽摩產業集群,為重慶汽摩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再造一個“永川工業”,永川吹響號角,再出發!
謀定后動 在壯士斷腕中找尋新的經濟增長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作出了“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扎實”要求等系列重要指示,為重慶上下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為重慶的一份子,永川如何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時間倒回到三四年前,鋼鐵和煤炭一度佔到了永川當地工業產值的36%,與綠色發展的理念並不相符。汽摩產業雖有所涉獵,但多以前端的零配件生產為主,既缺少龍頭企業,又缺少先進技術,幾乎處於一種無序發展的狀態。
彼時,“興業興城、強區富民”的口號剛剛在永川叫響,如何把夢想圓成壯美的現實,一切還有待實踐檢驗。
滕宏偉認為,“加強‘產’的培育,建設重慶重要的大型現代產業基地”是永川發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重慶主城都市區支點城市作用的重要抓手之一。
其中產業方面,再造一個“永川工業”的重點是打造“重慶重要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尤其是以10平方公裡1000億級的汽車產業生態城為最。
在環保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下,永川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氣度,關停了所有鋼鐵廠和9萬噸以下的煤礦。同時,也對鋼煤被替代后工業化進行思考。
“我們最后鎖定了引入整車生產企業的目標。”滕宏偉說,永川距離成渝兩個大城市不遠,兩座城市都有較為健全的汽車產業體系,而此前永川隻有一些零部件配套,沒有整車生產,這是最大的短板。該區瞄准這一短板,主動出擊,對接企業。
對於永川而言,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產業,高質量的產業需要高質量的項目,而高質量的項目有兩種方法取得:一是招商,二是培育。工業化進程到現在,各個領域的龍頭企業優勢已經非常明顯,無論是對於永川還是其他地區來說,要想無中生有地“變”出一個龍頭企業,無疑難於登天——因此,要獲得“當期有市場、未來有潛力”的項目和企業,在汽摩產業上取得突破,隻有靠招商引資。
那一段時間裡,永川先后接觸了4家汽車整車企業,並對它們的成長過程、主要市場、發展潛力等進行了細致的分析,長城是其中之一。
這4家企業中有一家主要生產純電動汽車。眾所周知,電動汽車的環保屬性很強,符合國家日益嚴格的排放要求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然而,由於這家企業主要生產的是低速電動車,並非電動車市場的“正規軍”,永川在經過仔細考慮后,放棄了引進的打算。
整車制造是集知識型、技術型、資金型都比較密集的產業,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顯著。希望通過引進龍頭車企帶動經濟轉型的永川,對企業的考察是全方位的,不僅要求市場廣闊,還要求有足夠的創新精神和研發能力。經過一系列比較、選擇后,長城汽車進入了永川區決策層的視野。
永川選擇長城的理由有三:一是長城汽車在國內的口碑、銷量都較好,對拉動地方工業發展、帶動知名度都大有裨益﹔二是長城這種優質的企業的入駐,將帶動永川區近1000億元的產業園生態打造﹔三是長城汽車與重慶車企主打的微車、小車形成了差異化和互補關系,能為重慶市汽車工業結構的調整起到積極作用,並為重慶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巨輪起航
引進產業龍頭成為點睛之筆
事物的發展是曲折上升的。對於各方面條件並不佔優勢的永川而言,如何后來居上、拔得頭籌?
“對企業我們一直是真誠真心以待。”永川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果坦言。
事實上,永川得知長城汽車擬在河北之外投資新建汽車整車生產基地的消息,此時四川、雲南、貴州、廣東、江蘇及我市的近20個地區與長城企業取得了聯系,永川在競爭中就時間上處於滯后的位置。
“哪怕隻有一絲的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爭取!”永川區政府當天開會決定,必須趕在長城汽車與其它地區開展實質性洽談之前,見到長城汽車高層。
當天晚上,永川區政府一行人便連夜趕赴長城汽車總部河北保定。會談很成功,原定半個小時的時長一延再延,最終談了1個半小時。長城方面答應,短期內到永川實地考察。
在這次會談中,永川詳盡地闡述了自己的優勢——
一是永川擁有“公鐵水空軌”綜合立體交通物流樞紐。長城選擇永川,可以充分根據業務需要,有效選擇組合各種交通方式,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便捷商務交往、方便員工出行。
二是市場輻射涵蓋西南、長江流域,直達歐洲、東南亞。長城汽車可進一步貼近市場端,便捷高效運送產品至重慶、成都、西安、昆明、貴陽、長沙、武漢、上海等城市,獲得“輻射大西南、拓展長江經濟帶、連接‘一帶一路’、聯通歐洲東南亞”的獨特市場優勢。
三是汽車產業配套齊全、自動化產業實力強勁。長城汽車可在此實現部分核心零部件就近配套、二級三級產品全部就近配套,進一步垂直整合產業鏈條、降低配套成本和物流成本。依托永川智能制造基地研發、生產、人才等優勢,長城汽車生技人員可及時掌握自動化、智能化前瞻性技術,協同創新相互促進,持續提高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並有利於高精尖設備維修人員素質和技能的進一步提高,為智能化生產線的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此外,永川還是全國職教名城,每年有3萬多名畢業生,能夠充足保障企業的發展需求。
這幾個原因,每一點都切中長城汽車的要害。
對於汽車企業而言,建廠選址不僅需要綜合考量這個城市的經濟環境與地理位置,還需要評估這個城市的綜合服務能力,能否匹配汽車產業和企業本身的發展訴求,而重慶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重慶的產業氛圍濃厚、產業配套齊全、交通物流優勢明顯,這更加重了重慶在長城汽車建廠選址過程中的砝碼。
此外,對於長城汽車而言,在重慶建廠,是長城汽車積極參與、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向東,可沿長江航道,貫穿長江經濟帶﹔向南,能借泛亞鐵路,覆蓋整個東南亞市場﹔向西,依托渝新歐鐵路優勢,輻射廣袤的西北地區,讓沉睡已久的“絲綢之路”再度起航。
市場銷售也讓天平倒向了永川。“我們統計過區域的銷售情況,從2015年-2017年這3年之間,長城汽車在西南片區的銷售情況較好,在西南地區建立生產基地,更加貼近市場。”長城汽車重慶分公司行政總監安玉賀表示。
他還說到一個關鍵環節,在向長城拋出橄欖枝的地區裡,永川的政策條件不是最優惠的,但誠意卻是最真的。
比如,長城汽車相關部門不時要求提供相關資料,其他競爭地一般都是發電子資料過去,有的甚至會拖延數天。而永川的做法是,第二天必定將電子件和紙質件親自送到對方手裡。即使對方沒有要求提供資料,永川服務團隊每周也必去一次保定。他們的行程通常是這樣的:每周五下班后到江北機場搭乘晚上8時飛石家庄的航班,第二天早上8時趕到企業,下午返回重慶,周一照常上班。
又如,長城汽車對永川方面提出的合作措施和相對差距等進行了交流。永川立即就此展開系列改進措施,如積極與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協調,同意擴大成渝鐵路欄杆灘編組站規模,並建一條支線進廠區,使公司生產出的汽車可在廠區直接上鐵路﹔積極與市交通局協調,同意在朱沱港改造滾裝碼頭,便於公司將汽車運輸到長江沿線各城市……
正是這些點滴細節,鑄就了雙方合作的基礎和前提,長城汽車項目最終花落永川。滕宏偉表示,這個項目將推動永川工業邁向脫胎換骨的新時代,為永川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重要支撐,使再造一個永川工業的目標指日可待。
補鏈成群
“鯰魚效應”帶動永川經濟轉型
長城汽車的到來,無疑為永川經濟轉型、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生態城奠定了基礎。
有業內專家認為,一個整車廠的落戶,將會帶動6倍至8倍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
的確,對永川而言,像長城汽車這樣具有強大拉動效應的重大項目,猶如一條“鯰魚”,將打造千億級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並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長城汽車永川工廠在2019年11月就達到了單班最高設計產能,當月產量達5335台。今年以來,在永川區委、區政府的積極協調幫助下,長城汽車的日產量從去年的260台提升到520台,實現每兩天1個億元的產值,持續保持產銷兩旺態勢,長城炮皮卡連續3個月銷量過1萬輛,持續蟬聯皮卡市場銷量冠軍。
永川與長城汽車的“雙贏”,讓該公司下定決心深耕永川:今年6月10日,長城與永川簽約落戶3個項目。其中,長城蜂巢發動機項目投資約7.74億元,建成后年產18萬台汽車汽柴油發動機、產值25億元以上,這是永川在汽車發動機領域的零突破﹔蜂巢鑄造基地項目投資約3億元,年產60萬台/套鑄造件、產值2.2億元以上,將補齊永川中高端鑄造產業鏈﹔長城汽車西南區域物流基地投資約1.2億元,將建設汽車整車物流基地、零部件倉儲物流基地、物流結算中心等,建成后年營業額不低於25億元。
此外,長城汽車已追加投資10億元建設豪華SUV項目,追加投資15億元建設智能混合動力變速器項目,另外還投資建設了汽車底盤件、汽車內外飾、電子電器等10多家零部件企業,以及整車、零部件銷售結算中心。至此,永川已齊聚汽車兩個整車工廠,發動機、變速器、汽車底盤件、車身、汽車內外飾、電子電器等五大核心零部件,整車、零部件、物流三大結算中心,成為了長城汽車的西部制造中心。
長城汽車的配套企業也紛至沓來。2018年底,長城汽車永川工廠開工后不久,其重要配套商曼德汽車零部件(重慶)有限公司便正式簽約入駐永川,曼德公司將為長城汽車等提供配套,進一步整合產業鏈條、降低配套成本和物流成本。
今年3月,被譽為汽車行業“富士康”的瑞悅汽車工業(重慶)生產基地正式建成投產,今年預計產銷汽車車身、內外飾件、座椅、汽車空調等產品產值3億元。“落戶永川,在減少與長城等汽摩主機廠商之間配件運輸成本的同時,也能深化上下游企業間的交流與技術創新。”瑞悅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瑞章說。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汽車整車之外,永川也在摩托車整車制造領域加速發力。
“我們瞄准的是電動摩托車這一領域,其目的不僅是要做一個交通工具,而是要做一台具有交通運輸功能的時尚產品。”永川區鳳凰湖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有400余家電動摩托車制造商,總產量有3300多萬台,而前三位就佔了60%以上,在行業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無疑是他們招商的重點。
幾經努力,去年11月24日,雅迪科技集團與永川區政府正式簽訂投資協議,在永川區鳳凰湖產業園投資建設年產200萬輛電動摩托車整車及配套零部件產業基地。據了解,該基地是繼天津、江蘇、浙江、廣東、安徽和越南六大生產基地后,雅迪集團布局的第七大生產基地,也是該公司在西部地區唯一一個生產基地。項目建成投產后,永川將成為重慶市最大的新能源摩托車生產基地。
雅迪集團董事長董經貴表示,西部地區是中國發展最為迅速、發展潛力最大的地區,重慶是中國摩托車生產之都,配套產業集群成熟,交通物流優勢明顯,擁有龐大的市場前景。他認為,永川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交通條件、人力資源和人居環境,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更是讓企業感到安心、放心、有信心。
雅迪電動摩托車的落戶,讓永川區千億級汽摩產業的拼圖更加完整。
集群、創新、外向、錯位……一幅令人神往的汽摩產業發展圖景已在永川勾勒成型。未來,永川還將以汽摩產業為核心,全面導入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運營、售后、出行、租賃以及配套商業等多種業態,建設汽車產業生態城。
賀娜 王美蓉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