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苦干〉與戰時重慶——影像史學視野下的戰時首都》《城市、報刊與現代性——以晚清重慶報業(1897—1911)為中心的觀察》新書發布暨學術研討會,在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舉行。這兩本書均為重慶大學出版社“重慶近代城市歷史研究叢書”組成部分,前者是從影像史學角度對重慶抗戰歷史進行研究的首次嘗試,后者被專家稱為“地方新聞史研究的力作”。
《〈苦干〉與戰時重慶》一書以美國電影紀錄片《苦干》為研究對象。該片由美籍華人李靈愛於1939—1940年策劃、出資,美國記者雷伊·斯科特赴中國重慶等地拍攝,片長90分鐘。1942年,該片獲得奧斯卡獎紀錄片特別獎,是一部全景反映中國大后方抗戰的電影紀錄片。2015年,在中國抗戰大后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周勇等人努力下,《苦干》重回公眾視野,中國抗戰大后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享有在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獨家使用《苦干》素材的權利。
《〈苦干〉與戰時重慶》從策劃到出版歷時5年。周勇是該書領銜作者,他說,歷史影像為學者提供了“回到”歷史現場更為直觀、准確、豐富的條件,該書最大創新在於它以《苦干》這部百科全書式的電影紀錄片為對象和主線,以歷史學研究為基礎,同時運用影像史學的理論與方法,還原、解讀、呈現抗戰時期中國戰時首都重慶的歷史,這包括根據《苦干》影像資料考訂電影畫面、解讀歷史人物及事件、延伸呈現歷史事件等。
“我們努力讓學術著作變得通俗易懂,讓讀者在閱讀時身臨其境,感受重慶市民面對空襲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海外華人為中國抗戰作出的巨大貢獻,揭秘中國為何不可戰勝。”周勇說,《苦干》為研究中國抗日戰爭史,尤其是中國抗戰大后方史、海外華人抗戰史等提供了珍貴史料,目前仍有“《苦干》的價值”“《苦干》對美國主流社會的影響”“《苦干》中的中國戰時首都重慶”等諸多課題需要學者深入研究。
專家學者對《〈苦干〉與戰時重慶》給予高度評價。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吳瓊作視頻發言時說,影像史學研究需要跨學科的視野揭秘歷史謎題,這本書開了個好頭,運用影像史學研究重慶地方史還有很大潛力,期待看到更多成果。“《〈苦干〉與戰時重慶》是一部致敬英雄重慶人民的力作。”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秘書長鄧紹根表示,今年是抗戰勝利75周年,此書的出版對傳承弘揚抗戰精神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希望讀者可以通過該書牢記抗戰歷史,傳承抗戰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城市、報刊與現代性》由西南政法大學教授蔡斐、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劉大明創作,他們運用第一手文獻,大膽假設、小心求証,力求厘清《渝報》《廣益叢報》《重慶商會公報》等清末報刊在推進重慶城市現代性進程中的作用。“這是一部地方新聞史研究的力作。在此之前,蔡斐教授已經出版了《重慶近代新聞傳播史稿》《重慶近代報業圖史初編》等著作,其中《重慶近代新聞傳播史稿》獲得中國新聞史最高獎方漢奇獎一等獎,這說明重慶已佔據中國地方新聞史研究高地。”鄧紹根說。(記者 趙迎昭)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